正文

孩子,我無法對你不殘酷(21)

孩子,我無法對你不殘酷 作者:意林圖書


“一點點進步欣賞法”為孩子增加學習動力

(李婷,小學4年級學生家長)

我兒子小林生性好動,自控能力差,學習不主動,成績也差。我對他鼓勵過也打罵過,但都沒效果。他依舊貪玩,不愛學習。為了改變孩子的這種不良狀況,去年我多次到學校與孩子的老師交流。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終于弄明白了孩子學習不主動的根源——缺乏上進的目標——雖然他也希望成為大家贊揚的好學生,但這種欲望很弱,因為他經歷了太多的失敗,要想成為一個“好孩子”對他來說太難了,于是他索性回避,他心里缺乏一個能激發(fā)他主動進取的形象,因此失去了追求目標。對孩子來講,他心目中所追求的形象就像一個電腦程序,直接影響著他的行為。如果孩子追求的形象很清晰,他就會認真學習,也能控制自己隨意玩耍的心理欲求。相比之下,學習動力不足的孩子,頭腦中就沒有一個清晰的或者通過努力能達到的清晰形象。要解決孩子缺乏上進心的問題,就必須在孩子心里樹立一個經過努力能達到的好形象?!耙稽c點進步欣賞法”即是這樣一種激勵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大目標形象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形象。比如,小林寫作能力比較差,為了讓他成為一個能勝任寫作的學生,我們把目標分成5步。第一步仿寫一段,第二步仿寫兩段,第三步仿寫三段,第四步仿寫400字的短文,第五步進行400字命題訓練。對于孩子每一次的仿寫,只要有進步,就給予具體贊揚,贊揚甚至可以夸張一些,如100分加兩朵紅花。贊揚的原則是只和孩子的過去比,是個體的縱向比較,不要與其他孩子進行橫向比較。這個方法很靈。每次小林仿寫完,老師都給予具體的欣賞和贊揚,小林便會產生一種成就感。于是,這一體驗就成了他下一次學習的動力。他渴望再次得到欣賞和贊揚,于是繼續(xù)努力去做、去爭取。有一次小林生病了,但他執(zhí)意要去上學,其目的是為了追求那個受表揚的形象。正是這些清晰的小目標逐漸改變了小林學習不主動的狀況,促使他一步步向好的方面轉變。

“五化”幫孩子設定目標

(梁濤,初中三年級學生家長)

有目標才能前進。我從女兒上初一開始,就對她實施了“目標管理”。我是這樣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的。一是數(shù)字化。比如我們經常讓孩子復習學過的內容,“你復習一下英語吧!”“你復習一下數(shù)學吧!”簡單地跟孩子這么一講是不行的,因為“復習”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概念,不具體。正確的方法是明確復習的數(shù)量,即做幾道題,背多少單詞,看幾頁書。想讓孩子進步,那么就要具體到進步多少名次,或作文寫幾篇、寫作字數(shù)達到幾百字等等。二是限期化。比如背100個詞組要在一周內完成,沒有時間限制,就沒有效率。三是決心化。家長永遠不要代替孩子成長,而是要和孩子達成共識,幫助孩子制定科學有效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明白應該用什么樣的努力、決心和勁頭去行動。四是具體化。把目標落實到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學期。比如,對于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可以這樣具體實現(xiàn)他的目標:一方面跟著老師上課學新知識,另一方面通過自學補課,做好計劃一天補多少,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準能趕上。五是白紙黑字化。把孩子的計劃、目標或喜歡的格言警句寫出來,貼在顯眼的地方,讓她經常讀一讀以提醒自己;每次考試過后,讓孩子對比一下自己的成績排名情況,分析自己下一步有

可能趕超的目標和努力方向。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宋方民,某市教育學院副教授)

心理學研究表明,期望是一個可變的心理狀態(tài)。適當?shù)钠谕麑⒆拥某砷L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但如果期望過高,孩子可望而不可即,便會造成消極后果。比如,孩子的實際學習水平一般,家長卻非要他爭第一,這對孩子來說無疑非常困難,孩子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勞而無功,必然會喪失信心。如果家長一味要求孩子去完成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孩子必然表現(xiàn)出焦慮、自卑,甚至恐懼,對家長可能會采取“陽奉陰違”的態(tài)度,嚴重時還可能出現(xiàn)逆反心理和對抗行為,與家長的交流越來越少,對父母失去熱情,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也失去信心。家長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所謂合理的期望,就是在成人的幫助下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合理的期望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二是符合孩子的個性特點,并能根據(jù)孩子身心發(fā)展、興趣變化及學習水平的實際狀態(tài)進行調整。比如,有的孩子進入高一時學習成績不錯,在班里名列前茅,家長便要求他保持領先地位,達到年級前幾名或考上重點大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學習優(yōu)勢越來越小,實際水平只能處于中等,但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曾經是班里的優(yōu)秀生,每次考試仍以是否達到班級、年級前幾名為衡量標準,對孩子總是責備、訓斥。孩子從失望漸漸到絕望,在痛苦中一天天喪失自信。實際上這位家長應該很好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目前的學習狀況:是因為學習態(tài)度或心理因素造成了他學習困難?還是智力水平或學習方法影響了他的學習效果?目前的學習水平是否已達到了最優(yōu)發(fā)展?是否還有未開發(fā)的潛能?永遠保持年級前幾名是否有可能?考入重點院校是否有把握?家長與孩子需要坐下來好好溝通,就學習現(xiàn)狀的評價和期望目標的設定等問題達成共識,使孩子對自己發(fā)展的內在動機與家長對孩子支持的外在動機相協(xié)調,并產生合力。家長對孩子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你的期望最好能使孩子處于自信而不自滿的心理狀態(tài)。家長對孩子有了合理的期望,就明確了使孩子成為怎樣的“龍”和怎樣讓孩子“成龍”的方法,“望子成龍”才不會是一句空話。因此家長要永遠牢記一點:孩子只對自己認可的目標做出積極反應。所以最好不要總對孩子說:“再努力一點,將來一定要考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因為這樣的要求不容易轉化為孩子自己的目標,因為它太籠統(tǒng),難以用既定目標來對照、檢測孩子的行為。為孩子設立的每一個目標,都應該是一個有完成日期的夢想,只有這樣的目標,才能真正成為孩子的努力方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