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悲劇的時代
藝術的沒落
為了使藝術科學化,藝術史學家們按時間順序對藝術作了硬性劃分,將藝術割裂成不同的片段。這樣的人為劃分可能并不合理,可是出于尊重傳統(tǒng),我們也只好沿用。比如所謂的“羅馬奈斯克時期”,在一個世紀之前,沒有人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即便是在今天,人們仍然在為它的正確含義爭論不休。
藝術史學家們喜歡把藝術這門學科納入一個科學的軌道,并把藝術按照時問的不同做了劃分。也就是說藝術史被人為地劃分成了許多片斷,這也是研究藝術發(fā)展史的學者們?yōu)榱斯ぷ鞣奖愣龀龅臎Q定。盡管這樣的劃分也許并不完全合理,不過,為了服從習慣,我們至今仍在延用這樣的劃分方式。比如,羅馬奈斯克時期被劃分到一個世紀以前那部分,這就令大家對其中的原由不得其解。
然而,時光不可逆轉,就算是史學家也不可能再回到法國大革命時期一探究竟,所以大家默認為“羅馬奈斯克”一詞出現在19世紀早期。作為一個完整的文明體系,羅馬奈斯克可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指從公元476年開始衰敗的羅馬文明;一部分指在13世紀哥特式藝術興起之前的歐洲文明。
還有,如本章要敘述的羅馬式風格時期,一百年前也沒有人知道它的準確含義,即使到了今天,人們仍然為此而爭吵不休,到底誰是命名這段藝術史的人。當然,史學家與批評家們不可能逆轉時光而追溯到法國的大革命時期,所以現在都默認為“羅馬式風格時期”這個詞的使用是出現在十九世紀的前期。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宗教藝術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從羅馬藝術中發(fā)展起來的。這一完整的文明系統(tǒng)在歐洲藝術史上分為兩大部分:一是476年開始衰敗的羅馬文明,一是13世紀興起的哥特式藝術,剛剛產生的哥特式文明馬上就取代了古老的羅馬文明。
我在本章要介紹的是中世紀早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羅馬式時期。納西斯?德?高芒發(fā)明了這個詞,用來特指從查理曼大帝,到13世紀哥特式建筑出現之前,在此期間歐洲建筑的風格。
這一章,我向大家介紹的時期是中世紀的早期,這也常常被稱為羅馬式時期。發(fā)明羅馬風格一詞的是納西斯?德?高芒,這個詞是用來指代從查理曼大帝到10世紀哥特式建筑出現以前這一段時間內的歐洲建筑風格。
當然,這種劃分并不合理。人類的理性并非與生俱來的,所以人們討厭邏輯,就像貓討厭水。人們不希望被時間表約束,有時甚至會強烈的拒絕任何時間安排。同理,羅馬式建筑也一樣,它并非突然之間從世界各地同時消失。即便是在今天,我們仍然能在意大利境內看到一些羅馬式建筑。
當然上面的時期劃分也不十分準確。因為人們大多不喜歡邏輯,就像貓不喜歡水一樣,畢竟人類不是天生理性的動物,時間表對于一些人來說,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人們有時會強烈地排斥按任何時間表的刻板方式去做事。因而,羅馬式建筑風格也是如此,它不是在世界各地同時停止的。事實上,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羅馬式的建筑,它們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境內。
在哥特式建筑風靡之時,意大利人卻看不上這種建筑風格,認為這是野蠻人的發(fā)明。他們鄙視生活在阿爾卑斯山后的野蠻人,即高盧人,覺得他們是尚未開化的民族。因此,直到15世紀,意大利的建筑大部分都還保持著羅馬式風格,只是稍加修改?,F在,意大利仍不乏古老的羅馬式的教堂。在我們國家也可以看到幾年前修建的羅馬式教堂,對它那高聳的屋頂所表現的內容,我們已經無法理解,但它卻完全符合中世紀早期人們對教堂風格的審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