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蓮花頻燦舒舌蕾(8)

魏晉風尚志 作者:王升


因為視其反面的人太多,所謂魏晉清談的危害性,也就因此擴大了,與之相反,魏晉清談曾經(jīng)帶來的積極作用,乃至對于后世的積極意義,同樣因此被無視了。事實上,對于中國哲學思想的發(fā)展來說,魏晉清談是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魏晉清談的出現(xiàn),中國的哲學出現(xiàn)了一次重要的融合。相比于春秋諸子百家時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辯論,魏晉清談時期,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特定的平臺,并且沒有政治言論的介入,因此魏晉的清談,在內(nèi)容上更加趨向于思想領域本身,雖然有脫離現(xiàn)實的負面作用,但內(nèi)容也更加純潔,西方漢學家曾經(jīng)把魏晉清談比作“在沒有重力的月球上蹦跳”。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因為清談這個特定的氛圍,不同的思想流派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輕松交流,相互吸引彼此之間有用的養(yǎng)料,然后再去接受實際的檢驗。

從這個意義上說,魏晉清談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個特殊的平臺,中國思想文化的融合,可以以包容的方式進行,因為相互的交流,脫離了現(xiàn)實問題的羈絆,也使得清談的內(nèi)容,在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都出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

我們可以說這種清談脫離現(xiàn)實,不合實際,但是回顧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思想的進步飛躍,他們最初的萌芽,都是來自于空想。在西方思想界里,無論是啟蒙運動,還是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出現(xiàn)的都是一批擅長空想的學者們,他們所勾畫的美好藍圖,展現(xiàn)在后人面前,留待他人去探索,但是其最重要的意義,正是奠定了這樣一個方向。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也同樣如此,在這段時期里,不同思想流派的交融,產(chǎn)生了許多變體,對之后的隋唐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發(fā)展影響深遠。隋唐的燦爛文明,也正從此脫胎而來。

魏晉清談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僅僅屬于中國人的,它奠定了中華文明發(fā)展演變的一個獨特模式,即用開放的胸懷迎接世界,用辯論和求同存異的方式包容吸納外來文明,在保持中華文明主體地位的同時,又在外來文化的新鮮刺激下,取得文化上的飛躍。魏晉之后,中華文明的這種演變方式始終未變,魏晉清談同樣有它的一份貢獻。

清談的方式在魏晉時期隨著玄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樣化,可是一對一的清談,也可以幾個人對著一個人清談,也可以一個人對幾個人清談。魏晉士人爭先參與清談,這既可以滿足論玄學的愿望,也可以看出誰的才學更高,所以魏晉時期的清談都比較激烈,但這種激烈并非如潑婦罵街般,誰的嗓門大誰就能耐,而是和現(xiàn)如今的辯論有些類似,清談的參與者在一方拋出話題后,便迅速積極地在腦中思考應對之法,窮盡自己平日所領悟的玄學理論,以此為斗爭工具,誰的玄學理論更能站得住腳,誰就可以憑此擊敗對方,這是一場紳士般的交流和激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