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半農(nóng):是真名士自風流(2)

在不美的年代里 作者:陳遠


蔡先生為父親做了三件事:一是為他寫了墓志銘,二是寫了兩篇懷念父親的文章,還有就是為父親的訃告擬定了標題……

我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從內(nèi)蒙考查方言回來之后就感覺身體不舒服,當時以為是感冒之類的小病。在我們家當時住的大阮府胡同請了一個中醫(yī),看了兩次沒有好轉(zhuǎn),又請了一個姓梁的西醫(yī),但是還是沒有治好。于是胡適建議我們到協(xié)和去醫(yī)治。

當時家里人是很不愿意到協(xié)和的,因為我的二叔劉天華,還有他的一個女兒都是因為得了“猩紅熱”在協(xié)和去世的。因為這個顧慮,我們都不愿意讓父親住到協(xié)和去。但是當時協(xié)和醫(yī)療條件是最好的,最終我們還是把父親送到了那里。協(xié)和規(guī)定,病人進去之后,要先洗腳,然后把胡子頭發(fā)都剃掉。經(jīng)過這樣一折騰,父親上午住進去,下午兩點就去世了。那一天是7月14日。

作為長輩,蔡元培先生十分愛護我父親。父親去世之后,蔡先生為他做了三件事:一是為他寫了墓志銘,二是寫了兩篇懷念父親的文章,還有就是為父親的訃告擬定了標題。父親去世之后,很多人都對父親做了評價,在眾多的評價之后,我認為蔡先生的評價最為精當,他說:自然科學家習慣于機械的實驗、數(shù)字的統(tǒng)計,雖有時也有大膽的假設,而精神是收斂的;文學家習慣于高尚的理想、菽媯的語言,雖有時也有嚴格的寫實,而精神上是放任的。兩種長技,不易并存。培根以科學者而莎士比亞編劇本,歌德為文學家而于植物學上有所發(fā)現(xiàn),張弛自由,最為難得。我們的劉半農(nóng)先生就是這樣的典型人物。(大意)這里面不免有長輩對于晚輩的溢美之辭,但是也比較全面地概括了父親作為文學家和學者的兩個方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