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講 核電:熟悉的陌生人(6)

核知識讀本 作者:何能


 

日本核電站

1999年日本東海鎮(zhèn)JCO 燃料后處理公司場外核泄漏事故,促使政府采取系列安全措施,并于2006年出臺《防止原子能災害法》。1993 年開始,日本斥資2.14萬億日元(約合190多億美元),在青森縣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核廢料后處理工廠。2000年推出“關于核動力研究、開發(fā)及利用長期規(guī)劃”。2006 年,日本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省資源能源廳制定了“核能立國計劃”,以“官民一體”的方式開發(fā)新一代輕水反應堆。

日本核電的一直倍受推崇狀態(tài)使其核電技術、尤其是核電設備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占據(jù)世界最前列,形成了東芝、三菱重工、日立三大世界級核電巨頭。

日本采取讓壓水堆與沸水堆相互競爭的政策,不僅保有了沸水堆技術的領先地位,而且具有了后發(fā)的先進壓水堆技術。自2006年開始,日本核電三巨頭相繼開展全球核電產(chǎn)業(yè)的技術“圈地”運動,搶占核電市場高端。

2007年,日本運行55座反應堆機組,裝機容量47577兆瓦,核發(fā)電量占27.5%,僅次美、法,位居世界第三。

韓國1957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時就開始其核活動。1958 年通過了《原子能法》。1959 年政府成立了原子能委員會。1962 年,韓國第一座核反應堆首次達臨界。1977 年第一臺商用核電機組投入運營。此后,韓國進入核電高速發(fā)展期,1980 年代運行核電機組10臺,90年代新增6臺,目前20臺,在建3臺,批準5臺。

韓國首批核電站建設,引進美國即西屋公司壓水堆電站3臺,為交鑰匙工程。后續(xù)3臺本國制造商參與。后續(xù)6臺中2 臺來自法國法瑪通公司(Framatome)的壓水堆核電機組,以及1 臺來自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的坎杜重水堆核電機組。80年代中期開始,實施核電站設計標準化計劃推進國產(chǎn)化。1987年引進西屋公司的System80+,自主設計,形成自主的標準核電站(KNSP)。90年代末期開始,實施KNSP改進性計劃,形成KNSP+;對System80+進行革新性設計,2003年形成了APR1400,均達世界先進水平。

2007年,韓國運行核電機組20臺,裝機容量17533兆瓦,核發(fā)電量占全國的35.3%。

先來一帖:執(zhí)拗的加拿大核電——CANDU型重水堆

加拿大目前正在服役的核電站反應堆有18座,發(fā)電能力占加拿大全年用電的15%。這些反應堆中的16座位于加拿大經(jīng)濟中心省份安大略,這些反應堆型均為加拿大自己制造的重水堆型(CANDU),加拿大重水堆的特點是使用天然鈾燃料,采用燃料管道承壓的獨特結構,實行不停堆換料,稱作坎杜(CANDU,由Canada, Deuterium和Uranium三字縮成)型。

重水堆的突出優(yōu)點是能最有效地利用天然鈾。由于重水慢化性能好,吸收中子少,這不僅可直接用天然鈾作燃料,而且燃料燒得比較透。

重水堆比輕水堆消耗天然鈾的量要少,如果采用低濃度鈾,可節(jié)省天然鈾38%。在各種熱中子堆中,重水堆需要的天然鈾量最小。此外,重水堆對燃料的適應性強,能很容易地改用另一種核燃料。它的主要缺點是,體積比輕水堆大。建造費用高,重水昂貴,固體廢物產(chǎn)生量大,發(fā)電成本也比較高。

秦山三期核電站

 我國的秦山三期核電站采用重水堆,工程于1998年開工,2003年全面建成投產(chǎn)。2007年,電站兩臺機組運行性能在國際40臺重水堆核電機組中分別名列第4名和第5名。與WANO發(fā)布的2007年世界429臺核電運行機組的性能指標相比,一號機組名列世界第30位,二號機組排名世界第14位。

核能發(fā)電:原子核裂變能量

核能雖然看上去很高科技,卻并不神秘。

核能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是“鏈式反應”。某些原子核可以分裂,并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即所謂的核裂變。比如鈾235(鈾同位素中的一種),只需要用一個中子輕柔地打它一下,它就可以發(fā)生分裂,分裂成兩個或多個原子核,產(chǎn)生巨大能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