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二字最早見于 720年成書的《日本書紀》,早了八年的《古事記》還不曾出現(xiàn)。再往前找,就只能找到中國古籍里,即陳壽《三國志》所說的“鬼道”:女王“事鬼道,能惑眾”。敬神祭鬼,可上溯到蠻荒時代,但神道之為道,把習(xí)俗及信仰“語言化”,建構(gòu)并宣揚為一種思想,是 13世紀中葉以后的事。15世紀后半吉田兼俱仿照佛教三部經(jīng)把《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奉為古典,尤注重《日本書紀》卷一、卷二的《神代紀》。17世紀山崎暗齋也極力推崇所謂神代卷。18世紀本居宣長轉(zhuǎn)而從《古事記》中挖掘,說日本古代是神代,那時已經(jīng)有神道,編造了一個純粹理想化的宗教世界。比本居早生五十年的儒者太宰春臺不以為然,說:“現(xiàn)在的人把神道看作我國之道,與儒佛并列,以之為一道,此乃大謬也。神道本來在圣人之道當(dāng)中。《周易》有云: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矣?!竦馈家娪诖宋摹!逼教锖V胤私淑本居,一心要證明日本為萬國之根本,天皇乃萬國之宗主,罵太宰狹隘乖僻,誹謗大日本。
到了現(xiàn)代,佛學(xué)家鈴木大拙斥神道為兒戲,史學(xué)家津田左右吉則斷言,神道這東西起碼平田派鼓搗出來的形式在過去的日本不存在。視司馬遼太郎為敵手的哲學(xué)家梅原猛說:“平田對所有不純的神道加以攻擊,所謂不純的神道,是指受佛教影響、按佛教教義來思考的神道,但實際上,神道當(dāng)初就是受佛教的刺激與影響,為對抗佛教而編造的?!逼鋵崳坝浖o”二書中的神話并非從遠古流傳下來的東西,那是有意偽造的,以使天皇家為中心的政權(quán)具有正當(dāng)性。梅原說國學(xué)家的思考方法好似剝洋蔥,他們以為剝掉所有儒教的東西,剝掉所有佛教的東西,最后剩下的就是日本固有的東西,可是,從日本文化去掉所有的外來文化就什么都不剩了。本居、平田們名之為古道的東西也多是舶來品。神道家何患無辭,我卻不信,且不禁替李澤厚擔(dān)心,他那么偏信“日本不僅保存了許多神話,神道觀念也始終濃厚”,“長久滲透在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心理中”,拿來作背景比較中日文化心理,豈不是違離史實,乖謬本義?
神道真正成氣候是明治維新后。自 1633年,德川幕府先后五次頒布鎖國令,1853年被美國艦隊一恫嚇,就簽訂一大堆不平等條約,洞開了國門,幕府隨之像清廷一樣垮臺。皇權(quán)旁落七百年,能重新奪回到天皇手中,神道功不可沒。明治新政府定神道為國教,令神佛分離,八幡大菩薩也改稱八幡大神。轟轟烈烈開展全國性神道教化運動,強化以天皇為中心的體制,統(tǒng)合民眾,振奮精神,轉(zhuǎn)眼之間日本妖魔化。發(fā)動了幾場戰(zhàn)爭,終于慘敗,國土被美軍占領(lǐng),麥克阿瑟成為國家神道的終結(jié)者。雖說老兵不死,但五六十年過去,白云蒼狗,回來的是神道。這道上走在前面的,小泉是一個,蓬松著野武士似的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