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節(jié):喜鵲窩(2)

真話能走多遠(yuǎn) 作者:季羨林


中國古代的詩人,雖然有的出生在鄉(xiāng)下,但是中了科舉,當(dāng)官一定是在城里。既然是詩人,感情定是十分細(xì)膩。這種細(xì)膩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也表現(xiàn)在對鳥,特別是對鳥鳴的喜愛上。這樣的詩句,用不著去查書,一回想就能夠想到一大堆。"鳥鳴山更幽","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兩個(gè)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嘶酸芻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等等,用不著再多舉了。中國古代詩人對鳥和鳥鳴感情之深概可想見了。

只有陶淵明的一句詩,我覺得有點(diǎn)怪。"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雞飛上樹去高聲嗚叫,我確實(shí)沒有見過。"雞鳴桑樹巔",這一句話頗為突兀。難道晉朝江西的雞真有飛到桑樹頂上去高叫的脾氣嗎?

不管怎樣,中國古代詩人對鳥及其鳴聲特別敏感,已是一個(gè)彰明昭著的事實(shí)。再看一看西方文學(xué),不能不感到其間的差別。西方詩歌中,除了云雀和夜鶯外,其他的鳥及其鳴聲似乎很少受詩人的垂青。這里面是否也含有很深的審美情趣的差別呢?是否也含有東西方詩人,再擴(kuò)而大之是一般人之間對大自然的關(guān)系的差別呢?姑妄言之。

我繞彎子說了半天,無非是想說中國的城里人對鳥比較有感情而已。我這個(gè)由鄉(xiāng)下人變?yōu)槌抢锶说娜?,也逐漸愛起鳥來??上野胼呑邮冀K是在大城市里轉(zhuǎn),在中國是如此,在德國和瑞士仍然是如此??沼袗埒B之心,愛的對象卻難找到,在心靈深處難免感到惆悵。

一直到四十多年前,我四十多歲了,才從沙灘--真像是一片沙漠--搬到風(fēng)光旖旎林木蓊郁的燕園里來。這里雖處城市,卻似鄉(xiāng)村,真正是鳥的天堂。我又能看到鳥了;不是一只,而是成群;不是一種,而是多種;不但看到它們飛,而且聽到它們叫;不但看到它們在草地上蹦跳,而且看到高樹頂上搭窩。我真是顧而樂之,多年干涸的心靈似乎又注入了一股清泉。

在眾多的鳥中,給我印象最深、我最喜愛的還是喜鵲。在我住的樓前,沿著湖畔,有一排高大的垂柳,在馬路對面則是一排高聳入云的楊樹。樓西和樓后,小山下面,有幾棵高大的榆樹,小山上有一棵至少有六七百年的古松??梢哉f我們的樓是處在綠色叢中。我原住在西門洞的二樓上,書房面西,正對著那幾棵榆樹。一到春天,喜鵲和其他鳥的叫聲不停。喜鵲不知道是通過甚么方式,大概是既無父母之命,也沒有媒妁之言,自由戀愛,結(jié)成了情侶,情侶不停地在群樹之間穿梭飛行,嘴里往往叼著小樹枝,想到什么地方去搭窩。我天天早上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喜鵲們箭似的飛翔,喳喳地歡叫,往往能看上、聽上半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