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導演楊秀清封殺了蕭朝貴,取消了他的演出資格!
剛當上東王的楊秀清,權力大了,戲癮也大了,他不想有人分享他的偉大創(chuàng)意。
看到這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楊秀清這個導演,不安排蕭朝貴出場,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對不是因為疏忽,也不是因為忌憚他的權勢。由此也不難看出,楊秀清的確是一個城府極深、心思極細的高人。
這么高的智商,加上裝神弄鬼,能量非同小可。
《桂平縣志》中就記載:“秀清性機警,喜用權智,自謂夢中通知未來事?!睍羞€記載了楊秀清早年版的忽悠?。河幸惶?,楊秀清對別人說,我夢到村中那棵樹底下,有一袋錢。一挖,果然有。其實,這袋子錢,是楊秀清事先就埋下的。更絕的是,他喜歡探聽別人的隱私,拿來曝光,說是夢中所知。這樣的記載,應該還是比較可信的,看起來,楊秀清似乎與早年的曹孟德有幾分神似,只可惜是個文盲,肚里沒幾滴墨水,否則還沒準也能成為一代梟雄。
加入拜上帝教后,楊秀清借來天父外衣,忽悠級別提高,含金量增大,效果很明顯。
看到這里,心細的朋友可能會發(fā)現(xiàn)第二個疑點:既然楊秀清如此精明,那他為什么還要安排韋昌輝先審周錫能?如果韋昌輝審訊成功,計劃豈不泡湯?
通觀太平天國史實,揣摩太平天國人物,就會發(fā)現(xiàn),楊秀清如此安排,是因為他確信韋昌輝一定審不出此案。
周錫能案的破獲過程極其隱蔽,幾乎是在絕密狀態(tài)下進行的。所以,楊秀清堅信,全不知情的韋昌輝,是斷然找不到審訊的突破口的。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楊秀清堅信周錫能一定不會招供。因為周是他手下多年的部屬,楊秀清一定十分了解周的性格,相信在沒有確鑿證據(jù)的情況下,他一定不會承認自己是內奸,而會抱著僥幸的心態(tài)頑抗到底,以保住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