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慰問信
李星沅在三里圩的表現(xiàn),讓咸豐感到很不滿意。
1851年4月10日,三里圩會戰(zhàn)才過去一周,咸豐帝便命正一品大學士賽尚阿馳赴湖南,辦理防堵事宜。第二天,咸豐正式任命賽尚阿為欽差大臣,并告誡李星沅、周天爵、向榮“不得以特派有人,稍有觀望”。
咸豐的調令,暴露了他的全部想法。
其一,咸豐對李星沅等能在廣西就地剿滅太平軍,是沒有信心的,要不就不會派賽尚阿在湖南“防堵”。
其二,咸豐更加倚重滿人,這是清朝入關以來的傳統(tǒng),他們對漢人始終還是不放心。
其三,對李、周、向的表現(xiàn)很不感冒,明確警告:盡管我特派了領導,你們也不要有想法,不要偷懶。
其實,咸豐帝對他們的信任早已動搖。早在3月24日,咸豐就已經(jīng)命令廣州副都統(tǒng)烏蘭泰,幫辦(協(xié)助)廣西軍務了。
當然,李、周、向三人對咸豐帝的動作,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早在3月23日,也就是洪秀全“武宣稱王”的那天,李、周、向就已經(jīng)向咸豐主動提出遣將增兵的要求:廣西的“小毛賊”太多,太難打,我們能力太小,兵力不夠,還望朝廷派遣一位威望高、級別高、能力強的領導,另外還得派幾千精兵來,要不然廣西的局面將一發(fā)不可收拾。
他們說的也是實情:太平軍有上帝的精神勝利法(天父天兄天王保佑,妖兵能奈我何?),紀律嚴明,領導班子講團結(同吃同住,有事大家商量),尤其是五軍主將制和軍師制確立后,太平軍的指揮更加快捷靈活。相比之下,清軍在數(shù)量上不占優(yōu)勢,戰(zhàn)斗力差,紀律松散。更要命的是,李、周、向將帥不和,政見相左,打了敗仗互相指責,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