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工程:嚴明軍紀。
在訓練軍隊的同時,洪秀全發(fā)布了五條命令:一遵條例(遵守軍紀);二別男行女行(男女分營);三秋毫莫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同甘共苦,一切行動聽指揮);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團隊合作,英勇殺敵)。這五條軍令對太平天國后來在軍事上取得重大勝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五條軍令簡單明了,方便記憶,核心內(nèi)容是聽從指揮和愛護百姓。
自太平軍建軍起,執(zhí)行這五條軍令毫不手軟。有一次,一名士兵抓了老百姓一只雞,當即被處決。所以,太平軍大小兵將都能無條件地遵守軍紀,到了太平天國后期,大部分太平軍仍是如此,這才使得太平軍始終能攻勢凌厲,克敵制勝,不斷取得輝煌的戰(zhàn)果。
四號工程:蓄發(fā)改裝。
滿洲人入主中原后,強迫漢人剃發(fā)垂辮,原則是“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要腦袋還是要頭發(fā),自己看著辦吧。拜上帝教是反清的,當然要恢復漢人的傳統(tǒng)和習慣,表示與清政府決裂,于是大家都把頭發(fā)留起來,解開辮子,盤在頭頂上,改穿寬袍大袖的衣服。
為了迅速推廣新的服飾和發(fā)型,太平軍運用多種手法,加強宣傳攻勢。
他們對老百姓說:清朝叫我們穿的是什么衣服呢?腳上的靴鞋像馬的兩只后蹄;兩個袖子的下端,像馬的兩個前蹄;背上畫著一個馬鞍,頭上留著長辮子,就像一條馬尾巴。這樣一來,跪著見皇帝佬和韃子官員時,就像是一匹馬,專供他們來騎,而他們也確實是把我們當成牛馬看待!
這不是畜牲的打扮嘛!咱們是做禽獸任他們欺負,還是脫去這身馬皮,翻身做人?
這是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因為哪怕再貧窮、再低賤,任何一個人都是有尊嚴的。
太平軍豐富的想象力、生動的比喻,使蓄發(fā)改裝工作開展得格外順利,毫無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