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納罕于活佛的詩句,你看,他對少女的思慕并不是一蹴而就,他是那樣不緊不慢,一絲一點(diǎn)地從心底滲透出來。沒有風(fēng)的夜晚,“東邊的山尖上”,也沒有浮花雜樹與野草,唯有皓雪長覆,孤云舒卷,似此星辰非昨夜,心里必定還壓著一縷愁緒,未堪與人訴說。如是夜?jié)u深沉,頌經(jīng)時(shí)眸的余光始終沒有離開山尖,月光逐漸升騰,輝映到袈裟上,思念的喜悅與憂傷,也就這般的“漸漸顯現(xiàn)”,緩緩凝聚,凝聚成一輪“白亮的月兒”,銘刻住了,仿佛張愛玲所說:“今天這月亮特別有人間味。它仿佛是從蒼茫的人海中升起來的。”
原來活佛是要告訴我們,愛情,是要從緩慢平實(shí)處從容積聚,再緩緩流出來。他的愛情既非淡然如水,也沒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那般的誓言咄咄,沒有“此情可待成追憶”的負(fù)擔(dān);他的愛情,是自由自在、自然流淌的思慕的積蓄。
這個(gè)過程如此純粹真實(shí),又如此甜蜜,難怪我會口齒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