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愛情來了
愛情是那位著名的浪漫詩人 徐志摩帶來的,這是盡人皆知的。這愛情的來臨,既曲折也水到渠成。
徐詩人原是為著和林徽因的戀情,鬧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離婚,一路追隨林美女從倫敦到北京,哪知外表清純?nèi)崛醯牧只找颍瑢嵲趫詮娎碇?,一旦考慮清楚,詩人并非最適合終身依賴、可以安心嫁做丈夫的人,便轉(zhuǎn)而投入梁家公子梁思成的懷抱。
可憐詩人還不死心,最著名的典故是,他得知人家情侶相約在圖書館,便刻意守候,硬著臉皮,要插入人家的兩人世界。梁思成自然不爽,在門上貼了一張字條,“Lover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渴望獨處)。詩人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賴在那里,更何況這對鴛鴦不久干脆雙雙留學美國,徹底擺脫徐詩人的干擾。
還有什么比愛情受挫,更讓一個詩人垂頭喪氣,心灰意冷的?而能夠拯救詩人這種晦暗心境的,除了愛情,還能有是什么?
再說另一邊的陸小曼,不缺吃、不缺穿、不缺排場、不缺別人追捧,卻偏偏缺丈夫的百般呵護與寵愛,有誰知道美人征服不了丈夫的失落和挫???當兩個本不該受挫,卻偏偏很受傷的金童玉女相遇,不撞擊個電閃雷鳴,似乎也不符合邏輯發(fā)展。
“真如同在黑暗里見著了一線光明,垂死的人又透了一口氣,生命從此轉(zhuǎn)了一個方向?!毙÷谥灸︼w機失事一個月之后,忍痛寫下長篇悼文《哭摩》,回憶他們之間痛徹心肺的愛情,“你的明白我,真可算是透切極了,你好像成天鉆進我心房似的。”
小曼認定徐志摩懂得自己。而志摩當時風頭正勁,作為當時極富盛名的“新月派”詩人,不知不覺間,成為北平少女界的“大眾情人”,傳說有富家之女因為對他思戀過度,幾乎丟了性命。
我暗自思忖,小曼戀上志摩,有多少爭強好勝的因素?如果詩人沒有那么大的名氣,不是眾少女心中的最佳情人,她還會認定這個男人最懂自己嗎?
我忘不了發(fā)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她曾經(jīng)陪同外賓觀看中國文藝表演,有外賓不客氣地批評這是些糟糕的東西,小曼也明知道節(jié)目確實不夠精彩,還是反唇相譏:“這是我們國家的特色節(jié)目,你們看不懂而已。”
類似的掌故充滿了她的成長過程,驕傲的公主只屬于榮耀,不懂得服輸,卻在丈夫那里倍嘗忽視和冷落(其實王賡也并非不愛她,只是不懂得表達而已),那種失落需要補償,最好的補償就是找一個更優(yōu)秀的男子愛上自己,讓這樣的男人臣服于石榴裙下,低聲下氣,唯唯諾諾??v然和這樣的男子鬧出緋聞,那也是榮耀不丟人的吧?
志摩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他才華橫溢、帥氣多情,又舍得花精力,討女孩歡心。贏得詩人,就等于贏了整個北平少女界。
當這對陷在各自痛苦中的璧人,在舞會上相識,四目相對時,志摩頭頂?shù)哪切┕猸h(huán)使小曼感到,“他那雙放射神輝的眼睛照徹了我內(nèi)心的肺腑”,兩人相擁而舞,一直舞到了云端,眼睛里再也沒有別人,內(nèi)心里也再沒有挫敗感。
當然,詩人輕而易舉就被那種如墜云端的輕盈和迷醉擊倒,乖乖做了美和情的俘虜。我有時會想,如果志摩如愿娶了林徽因,他還會愛上輕盈多姿的陸小曼嗎?應該還是會的吧,詩人以追逐美、自由為己任,面對佳人的盈盈秋波,不醉死在里邊又有誰相信呢?
一個是有名望的有夫之婦,一個是如大眾情人一般的名詩人,他們之間的愛情注定是不被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