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涯成長的認知與突破(2)

將才:讓年輕人少奮斗5年 作者:杜書伍


阻礙一個人往更高層級提升的因素,最常見的有兩種。首先是升上一個層次之后,一般人會希望獎賞自己,產(chǎn)生了休息的念頭,失去繼續(xù)學習成長的動力;或是到了高層之后,逐漸感到心滿意足,因而停止了學習。這屬于認知與持續(xù)力方面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基礎不夠扎實。組織當中,任何一個職位都不過是名稱而已,真正的重點在于坐上這個職位的人能否勝任,不能勝任的原因往往出在對基層工作的掌握不扎實、不精通,因而無法領導部屬。當上主管之后,由于工作性質改變,已無法回頭去重新練習基層工作,結果不僅無法在能力與職位上繼續(xù)提升,反而因為不勝任而被撤換。職涯的成長過程,并非反映在有形的頭銜,而是實質的能力,唯有實力夠扎實,才能針對工作上被賦予的新功能進行有效學習。

職涯成長曲線還有另一特點,就是愈往更高的層級,水平階段持續(xù)的時間愈長,從基層主管升上中級主管之后,往往需要長達五至十年的工夫,能力才能再次升級而產(chǎn)生足夠的條件升任為高階主管。

組織當中除了有“萬年科員”之外,還會有“中年危機”,這便是由于不能認知此項特點所導致的。中級主管擔任多年卻無法升職,而在中年時期衍生出許多想法,很可能認為公司不給他機會而另謀出路。對于這種人,高階主管應先了解其實力夠不夠扎實,以及是否用對了方法、努力程度夠不夠、資質程度如何等因素,通過各種條件評估其是否足以升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此人就算換了工作環(huán)境,擁有更高的頭銜,但能力水平還是一樣,而更高的頭銜不過是虛假的表象,其限制還是存在。因此,職涯成長到愈高的階段,愈需要具備耐心。

一般而言,職涯的第一個十年通常是接受各種歷練的階段,第二個十年則是借由先前打下的基礎加以應用發(fā)揮,同時獨立性逐漸提高。約莫經(jīng)過二十年之后,一個人才能積累足夠的能量、能力與經(jīng)驗,得以獨當一面??v使一個人的資質極佳,學習速度較快,這段時間也無法壓縮得太短,因為人的成長并非僅是知識的獲取,還包括了心智的成熟與人生經(jīng)驗的積累,而這些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到了中、高階層之后,如何突破職涯成長上的瓶頸?聯(lián)強通過月報制度,訓練每一位員工整理分析的能力,愈到組織高層,統(tǒng)籌的范圍愈大、得到訊息的頻度與廣度提升愈快,相對的,花在例行性事務的時間愈少,用于思考的時間則愈多。此時,如何通過深度的思考以掌握各種現(xiàn)象的根源與共通性,是能否突破的關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