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0年代,高爾夫運動在我國得到很快發(fā)展。1985年,中國高爾夫球協(xié)會成立。1986年1月,中國首次國際高爾夫球賽--"中山杯"職業(yè)、業(yè)余選手混合邀請賽,在中山市溫泉高爾夫球場舉行。
作為一種時尚或某種身份的隱約暗示,高爾夫球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的都市生活,令不少人神往。
打高爾夫球,能鍛煉身體,培養(yǎng)自信,使人勇于克服困難,大膽面對人生和未來,追求事業(yè)的成功,保持平和的心境。一項運動,能兼具上述誘惑,在崇尚休閑的現(xiàn)代社會,難怪被稱為"綠色鴉片"了。
課程結束時,主管說,以后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不管新老球童,都要來頂樓,強化球場常識課和英語課!每個月還要就學到的新知識進行測試。
2
一堂課下來,安氐頭暈腦漲。但她知道了球童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來球場打球的客人拉球包、遞球桿,告訴那些不熟悉球場的客人球場的場地情況。
培訓期間進行了體能強化訓練,這對于遭受過艱苦磨礪的安氐,倒是十分輕松。英語強化訓練在安氐面前更是小兒科。
培訓時主管多次強調,不管是A級還是B級球童,對待客人的服務態(tài)度都要熱情,要擺在第一位,時刻都要面帶微笑,一定不要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當中。你們的工作態(tài)度和能力,直接影響到球場的效益,因為你們是陪伴客人時間最長的球場服務人員。
一直飽受困苦折磨的安氐,幾乎不知道微笑的滋味。在寢室里,她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和禮貌常用語--客人到時應向客人問好;服務時應尊呼客人為"您";客人打出好球后應喝彩,如"好球";客人打完球后,應向客人說"您辛苦了";客人離開時應向客人示意"再見"。
慢慢地,安氐知道,要當好球童,光態(tài)度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球場了如指掌。比如,每個球道的長度,果嶺的方向,哪里有水池和沙坑等等。其中,安氐覺得最難學的,就是看果嶺上的起伏和草紋了。
像安氐這種新來的球童,培訓期是沒有收入的。從老家出門時帶的幾個錢很快花完了,羞澀的她又不好意思跟同事張嘴借,日子便一天天艱難起來,最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同寢室的肖筱,幾次吃飯時都沒有見到安氐,就關切地問她怎么回事兒,她謊說自己胃不舒服。當肖筱要陪她去醫(yī)務室看看時,她慌張得直搖頭。
一連幾天斷頓的饅頭咸菜使安氐面容憔悴,難以應付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在一天下午,終于暈倒在草地上。醫(yī)生診斷的營養(yǎng)不良讓肖筱自責不已,晚飯幫她買來了魚香肉絲和雞蛋西紅柿湯,安氐無力地坐在床頭,筷子未動,眼淚卻先掉在了飯粒上。安氐向肖筱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肖筱家住重慶,正在西南政法大學上學,周末和假期來兼職,已經(jīng)做了一年。安氐怎么也想不通,大學生了啊,怎么還來做球童?
第二天又是室內培訓,安氐開始厭倦這種紙上談兵。
高爾夫運動根本談不上時尚,其實它很原始!主管的開頭語就把安氐的胃口吊了起來。
從時間上追溯,高爾夫這個詞到現(xiàn)在也只有500多年的歷史,說古老都算不上,它又怎么會原始呢?主管開始抖包袱。
其實,我說的原始并非是指該運動形成的時間很長,而是說它里面保留了很多原始人類的生活信息和痕跡。
不是嗎?
從高球的擊打擲遠功能來看,無論今天的小白球用了幾層材料、由什么工藝來成形,它都與千百年前的歐洲牧羊人為了約束羊群而擲出的石塊沒有很大的差別;從球桿的工具特性來看,無論今天的球桿取什么纖維做桿身,以什么合金造桿面,拿什么分析手段研究振動特性,用什么氣動原理解析風阻系數(shù),那球桿也都和歐洲先民們牧羊的"手杖"相去不遠。如果將如今這些五花八門的球桿,通過時光隧道送回古代歐洲牧羊人手中,相信他們可以十分順手地使用這些漂亮的工具來擊出驅趕羊群的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