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家推薦

七聲 作者:葛亮


《七聲》以白描手法寫出七則南京和香港的人物故事,不再訴諸《謎鴉》的神秘奇情,轉而規(guī)規(guī)矩矩地勾勒人生即景;故鄉(xiāng)南京的人事尤其讓他寫來得心應手。他的敘事溫潤清澈,對生命的種種不看充滿包容同情,但也同時維持了一種作為旁觀者的矜持距離。

《于叔叔傳》、《阿霞》兩篇特別動人,尤其是前者幾乎可以當作是新時期以后市場經濟崛起的寓言來讀,頗有討論空間,后者則是延續(xù)正宗歐西現(xiàn)實主義風格,以底層社會、心地簡單人物的遭遇反映人生百態(tài)。正如張瑞芬教授所言,文字清新明凈,配合敘事者毛果有情而又不失矜持的角度,顯得溫柔敦厚。的確在大陸出身的年輕作家中獨樹一格。

--旅美文學評論家 王德威

《七聲》是真正感覺力強大的小說。這個作品對一般政治和道德立場的超越性在于,它昭示了一個人對藝術的忠誠,對任何生命律動的尊崇和敬畏,對觀察 描寫以及小說美學的忘我投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這個時代感覺僵死癥的療治者之一。諸多“人已經退場”、“個性已經消亡”、“創(chuàng)作就是復制” 一類的后現(xiàn)代大話,都在這一位年輕小說家面前出現(xiàn)了動搖。

--著名作家  韓少功

葛亮是非常敏銳而細膩的作家,有宏大的敘事企圖,且文字干凈冷雋,往往能夠利用白描推動內在的敘事情節(jié),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技術。

--張大春

《七聲》除了寫出“一抹時代的輪廓”外,倒相當生動地雕刻了葛亮的聰慧跟慈悲,讓說故事的葛亮,成為非常迷人的主角了。

--吳均堯

葛亮一直都是在用善良的目光看世界,因此他筆下的角色,很容易牽動讀者的心。那是一種隱沒的深情。非常喜歡《七聲》里面,毛毛走走停停經過的那些人。他們被他聚集在一起,想起來讓人覺得很溫暖。

--張悅然

《七聲》的成功在于這些邊緣人表面上環(huán)繞著主角毛果周邊,事實上也是反襯者與旁觀者,將主角毛果的印象完整塑成。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七聲一均,鼓點頻催,這人生的悲喜曲,永無終止。阿德女友--聾啞的“曲曲”死前留下字體娟秀的那句:“是暗的,不會是明”。葛亮不言,卻隱然指向了這樣的人生命題。莫言曾說,好小說必有好的故事與好的語言,葛亮如此年輕,卻是完全當?shù)闷疬@樣稱譽的。

--臺灣文學評論家  張瑞芬

整體而言,慈悲的質量以及節(jié)制的書寫,構成葛亮作品里最動人的質素。他的文字極有敘事魅力,每每能逗引讀者的閱讀興味;而作為一名聰慧的創(chuàng)作者,葛亮亦擅于在故事的結尾力求平淡收斂,是高潮以后刻意的低調。從《謎鴉》到《七聲》,葛亮不斷展現(xiàn)其深具懸疑感與高潮迭起的敘事本領。                                                     

--臺灣國立師范大學教授 石曉楓

葛亮作品的重要價值,在于把文字轉化成一種衡器,用以衡量時空變遷中人的心靈變化,并將此作為一種指標體系,互為因果地評價時空緯度對人的影響。這仿佛科學研究一樣的方法,令他的寫作充滿了歷史感。歷史感通常是一種使命感,但這種使命不是“受命于天”,而是來自于作者本人對時空變遷充滿的失力感和焦慮感。

--文學批評家 馬季

也許我們不必過早談論風格,但他那種感傷的基調,始終回蕩在他的這組小說里,牽動讀者的心;葛亮確是展示了他的小說天賦。

    --作家/《香港文學》主編  陶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