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某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就此責怪孩子,而是想辦法尋找背后的原因,應該是當父母必備的素質之一!
近段時間,本來早就會主動坐小馬桶尿尿的桐桐突然來了個“大轉彎”,竟然以尿濕褲子為樂了。往往等她平靜地告訴我們她要尿尿的時候,小便已經從褲管上洇出來了。其實,小家伙能良心發(fā)現(xiàn)知會我們一聲還算好的,有時候根本懶得跟我們打招呼,無聲無息地就把褲子尿濕了,然后再若無其事地穿著濕褲子到處搗亂,好像很舒服一樣。最“可恨”的是,有時候她還故意一邊撒著尿,一邊得意地喊著我看她的慢慢滲出水來的褲管,然后再故意挑逗我:“媽媽,你看我在干什么呀?嘿嘿……”
類似的鬧劇雖然不是每天都會上演,但一天出現(xiàn)那么一兩次,就足夠讓人頭大了。因為小家伙的棉褲本來就緊張,上海動輒又連陰天,幾乎每次給她做“善后”工作時,都要擔心會不會還有替換的衣服穿。不過,擔心歸擔心,卻沒有責怪她的意思,我向來認為,只有問題父母,沒有問題孩子,孩子哪些行為突然出格了、反常了,肯定事出有因。
那么,這次的問題出在哪里呢?幾乎每次給小家伙換褲子,我都在絞盡腦汁地搜尋可能的答案。
難道最近太忙忽略了小家伙,小家伙要想辦法吸引我的注意力了?不像,業(yè)余時間小家伙絕對是我生活的重心,為了陪她我甚至做到了下班回家不寫作、周末不寫作,把整個自己都交給她折騰了,再說,小家伙整天都是一副很開心的樣子啊。
難道在幼兒園發(fā)生了什么不開心的事,需要發(fā)泄?也不像,雖然小家伙仍然沒有喜歡上幼兒園,但比起剛入園的日子,已經是大大進步了,入園焦慮期間尚沒有這般表現(xiàn),現(xiàn)在應該更不可能。再說,雖然小家伙有時候還是嘟囔著不愿意去幼兒園,但據(jù)老師反映,在園期間表現(xiàn)得還很不錯呢,吃飯好,睡覺香,經常受到表揚,跟我們談論幼兒園也越來越自如了!
可是排除了她家園成長環(huán)境的原因,似乎一下子找不到能夠解釋這種倒退行為的理由了。這時,我忽然想起哈哈媽曾經在博客里提到的,哈哈前段時間也出現(xiàn)了排便行為的異常,動輒拉的到處都是,直覺告訴我這不可能是巧合,肯定是某個年齡段的特有表現(xiàn)。
順著這個思路,開始查資料,果然,很快就在手頭的“育兒百寶書”——《鄭玉巧育兒經》(幼兒卷)——里找到了答案,在這本書的第548頁,鄭老師談到了類似的行為。大意是講:兩歲半的寶寶,可能會做出許多“出格”的事情,比如,本來已經學會控制大便了,但突然變得“弱智”了,大便拉得到處都是。列舉了可能的“出格”行為后,鄭老師還給了她的解釋:
總體上講,這是孩子獨立性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一種表現(xiàn)。大便拉得到處都是,我們會認為不衛(wèi)生,但孩子也許會由此發(fā)現(xiàn)自我存在的實在性。比如動物,許多都是通過尿便劃定地盤,認知自身存在的。從生物學意義上講,人就是動物,而越小的人,動物性越強烈。如果我們能夠這樣看待孩子突然的出格行為,我們就不會生出許多疑惑了。
一席話說得我豁然開朗,鄭老師的話真有道理,原來孩子的行為,還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呢,想想桐桐快兩歲半了,出現(xiàn)這類行為真應該在意料之中。由此也很感慨,孩子的行為,真是只有大人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慶幸自己沒有遇到“異常”就抓狂,甚至責怪孩子。我想,這也應該是當媽媽必備的一種素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