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侯孝賢導(dǎo)演的電影(2)

侯孝賢電影講座 作者:卓伯棠


岑朗天:我想接著問的是《咖啡時光》打燈有什么不同?

侯孝賢:《咖啡時光》我雖然用了一些日本演員:包括小林、貴子……那個光他們是沒感覺的,我們都是整個空間的打好,他們不會走位的。

岑朗天:《咖啡時光》很多場戲都是在電車里面,光的反差很大,就是在我們觀眾看來,黑就很黑,有這個反差,是故意的嗎?

侯孝賢:因為我們拍電車戲是沒有打燈的,因為電車是不讓拍的。后來松竹的制片就跟他們?nèi)フ?。那不行我們還是要拍的。于是他們說他們就回去討論一下,討論出來還是不行。這是可以理解的。假使他們讓我們拍,別人就可以拍。他就要成立一個機構(gòu)專門協(xié)調(diào),在日本要成立一個機構(gòu)去協(xié)調(diào)的時候,他們會覺得那種事情會沒有辦法掌控,所以他們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們在底下拆解黑包包,每個人都帶著,攝影機頭、腳什么都是分開的。但是人家都看得出來——我們都是穿黑衣服的,有的穿短褲,然后一進去后,感覺狀況可以,把機器裝了就拍。一開始旅客以為是強盜或是什么危險分子,但是一拍片他們就不動了。日本人其實是很奇怪的。因為日本社會結(jié)構(gòu)的原因,甚至我們什么都不動,他們也不敢進來。因為他們的職責(zé)就是站務(wù),所以他們不敢進來,只會比劃個“不可以”的手勢。然后我們的攝影師也比劃“不可以”的手勢,然后車門就關(guān)了,我們就繼續(xù)拍,所以在日本這樣的規(guī)矩基本上是不可能打破的。

我比較喜歡音樂跟著影像走

岑朗天:我看侯導(dǎo)演的作品,雖然很長,但是我們看得很真實。

他很多時候就是會用到他剛剛提過的鏡頭不動的方式,放自己進來。光很多的時候是用自然光的,很多時候是用日光燈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很真實的,很現(xiàn)實的。就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是可以看到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忽視和不注意的東西。很微妙的感覺就從他那個地方綻放,而不是營造出來的。他讓自己情緒綻放,這是一個很大的特色。我是1980年代看的侯導(dǎo)的作品,給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這點。

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和你合作的演員很多是歌手,我想問你是怎樣和他們進行合作的?

侯孝賢:通常我喜歡用現(xiàn)代流行音樂。我一般會要人去看畫面,然后再去配音樂。因此音樂做來做去都是在電影里面繞。像《南國再見,南國》,我是叫林強配的。林強本身就是演那個主角,我就叫他幫我去找音樂,他只做了一條,就是“毀滅一切”的第一條,其他的我便就都找林強去做。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做什么,但是他知道這個電影的主題大概是什么,拍完我找他一合——合得不得了。這個所謂“合”基本上不是說影片合,而是一個旋律去配和弦。像林強這種方式就是平行,就像交響樂的附和一樣,基本上是一種對位和平行。其實是用兩種不同的形式去解釋同樣的一個主題,一種是影像一種是音樂,我感覺這才過癮。就像我們有的時候吃菜一樣,我們要加一點東西才會更加好吃。我感覺我們的流行歌是主旋律與和弦跟著走,很多西方的電影通常很多都是這樣,音樂是跟著影像去的,我比較喜歡這種方式。

岑朗天:最近好像有一個轉(zhuǎn)折?

侯孝賢:像《千禧曼波》也是找林強做的音樂。這部電影源于所謂的迪廳文化,那時我正好也進去混了一年多迪廳然后才拍的,用他做的音樂簡直就是合得不得了。后來《最好的時光》就不一定了,用了一些我記憶中的音樂:像第一段基本上就是我服兵役前后時的音樂,是美軍電臺的,然后另外一個是日本曲和臺灣詞的,中間那個是不得已而為之,我把那一段變成了默片,因為我沒有辦法接受他們講話的聲音——臺灣以前是比較古老的,以前用詞也不一樣,所以不可能在那里呈現(xiàn)。所以我就會用除了以前的南管之外,就是一直想用鋼琴。那個是剪好了要出片了,離最后只有一個禮拜時間了,我就派我一個朋友找林強來。他看了之后很有感覺,然后我就給了他一個DV回去差不多兩三天,我叫他到那個錄音室,直接是即興彈的。他是個好手,很厲害,彈出來就是這樣,完全是因為拍了什么東西而彈奏出來的。因為我之前通常會比較少想東西,拍的現(xiàn)場是有音樂的。像《千禧曼波》的音樂就很慘。我是在Disco拍的,因為那里的音樂是混音的,我只能在這個里面去追,直到這個也是混的,是最后DJ做出來的,根本無法徹查版權(quán),很麻煩,那個工作進行了差不多兩三個月才弄好。

選演員是因為他們的特質(zhì)

王麗明:侯導(dǎo)演你好,我看的第一部你的電影就是《悲情城市》,之后再重看你以前的戲。我自己還是很喜歡你1980年代中期的片子,這可能和我的成長也蠻有關(guān)系的。因為那個時候環(huán)境也很相像,也是在一個落后的地方。最近在重看《童年往事》,我想這部電影和你自己有一點點自然的情緒在里面,所以想請問你自己選那個小男孩和男生的時候,是怎么挑選的呢?是憑他們的氣質(zhì)還是怎樣?

侯孝賢:其實那時候那個男孩基本上就是跟鈕承澤他們一樣,是念國光藝校的。那時候用了很多非職業(yè)演員,在挑選演員時對他們的特質(zhì)把握還不是那么的準,我只是感覺他的樣子和氣質(zhì)和我以前的樣子有點像。因為自己看自己和別人看自己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就選了他。然后就是找一個和我比較像的小孩子。那個小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學(xué)畢業(yè),念書念得很好。但是當時我還是感覺不夠,覺得他不夠調(diào)皮。但是無所謂,那時候滿腦子就是把他拍完。所以選擇演員基本上后來就感覺越來越豐富了。到后來《海上花》的時候,比如李嘉欣。起先我沒有見過她,只是和她吃一頓飯,一頓飯之后我就判斷她絕對就是那個角色。本來她是想演另外一個角色,但我說你絕對是黃翠鳳這個角色?;旧希x演員的能力成熟不是一開始就可以練就的,以前是因為你會覺得所有的職業(yè)演員表演都是很僵化的一種方式,所以你就不想用,如果不想用,就是用身邊的工作人員最方便。再后來就慢慢地覺得這個人很有趣,于是你就想把他找過來演,其實到現(xiàn)在我用這些歌星也是因為看到他們有某種特質(zhì),所以才會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