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操是奸賊還是英雄(2)

日本人與中國人 作者:(日)陳舜臣


中國的有權者,常常想要用銅建造巨大的建筑物。收集大量的銅,其他地方制造武器的原料就會減少,同時,自己可以隨時重鑄,可以制造武器,這些是銅建筑的優(yōu)點。銅雀——這大概是曹操的自我比擬。

據(jù)說銅雀臺左右各有玉龍臺和金鳳臺。

自己也許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涉曾經(jīng)這樣放言。麻雀任何時候都是小鳥的代表。

但是,作為宦官之孫,被視為小鳥的自己,現(xiàn)在不是也有龍鳳跟隨了嗎?

據(jù)說“龍”是夏王朝的標志,“鳳”是殷王朝的標志。龍鳳象征著天下至尊的皇帝。

實際上,現(xiàn)在馬上就可以將龍鳳取而代之,但為了留下觀照的距離,還是當自己的麻雀吧。

據(jù)梅原猛氏說,一塔三金堂——飛鳥寺的結構,也許是蘇我馬子自比為塔,三金堂則比作依靠他成為天皇的皇子們。

曹操的銅雀臺也與此類似。

后漢是王莽篡奪后建立的王室,所以很重視大義明義、秩序禮儀。曹操即使比皇帝更有實力,也不能在宮廷肆無忌憚地炫耀。即使被皇帝劈頭蓋臉地痛罵,也只能不當一回事,更不用說使用赤裸裸的權力標志。

除此之外,曹操想到的是,建造以王室財富也無法建造的、巨大豪華的建筑物。這樣的話,誰都能一眼看出他的氣勢。而且,他詩人的靈感,體現(xiàn)在讓玉龍和金鳳跟隨著雀,這一巧妙的設計上。

建造的動機,是因為銅雀出土象征一種瑞兆。據(jù)說當出現(xiàn)圣天子時,天就會降下銳爪,這個故事意義微妙。

建造把出土的銅雀安放在屋檐上的壯美建筑物,并稱之為銅雀臺,高十余丈。右有金鳳臺,左有玉龍臺,高有法隆寺的五重塔那么高。架上弓形拱橋,據(jù)說有千門萬戶,規(guī)模巨大,金碧輝煌,一定用了不少銅。

建造銅雀臺,是曹操向天下宣言自己沒有覬覦帝位之意吧。但是,同時,也清楚地讓人們認識到,是他帶領著皇帝這一現(xiàn)實。

4

中國人常常動不動就引用《三國志》。據(jù)說演戲只要演《三國志》,票房就會不錯,就像日本的《忠臣藏》。

準確地說,《三國志》是中國二十四史的正史之一,是陳壽用簡潔之筆寫成的優(yōu)秀史書,但和其他正史一樣,都有點不好親近。膾炙人口的,是小說化的《三國演義》。

這部《三國演義》,是距離三國時期一千多年的明代人羅貫中的作品。不過,關于三國的歷史,唐宋說書人一直在演繹。

例如,曹操的詩有《短歌行》,這是他的代表作,是他在赤壁之戰(zhàn)前,橫槊而詠的,但在正史上沒有記載。所以,也不一定就是明代《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在宋代蘇東坡的《赤壁賦》中已經(jīng)有“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蘇軾吟詠的也是正史上沒有出現(xiàn)的場面。吉川幸次郎氏也曾經(jīng)指出,這位大詩人,大概也受到了節(jié)日里說書人的影響吧。或者,也有可能是蘇東坡先生的詩性修辭,被羅貫中先生寫進了自己的小說里。

不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寫《三國演義》之前,三國時期的英雄故事就在說書時被廣泛流傳。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再也沒有這樣為人們所耳熟能詳?shù)臅r代了。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次動亂時代,在這些時代里登場的英雄們的名字,并不是那么為人所熟悉。在日本,只有明末的國姓爺鄭成功是日中混血兒,稍微為人們所熟悉。然而,三國時期,日本還在遙遠的邪馬臺時期的三世紀初。三國的興亡和登場英雄的名字之所以為人們所熟知,這完全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故事很多。而故事多,則說明這個時代的信息很多,而且廣泛流傳。

在日本,只有戰(zhàn)國時代可以與之比擬??椞铩⒇S臣、德川家的政權交替,以及圍繞的諸多故事,比起其他時代,更廣泛為日本人所熟悉。這也是因為當時信息很多,各種有趣的故事傳到人們耳朵里,被記錄下來。

在眾多的故事中,也有很多不可靠的混雜其中。這些不可靠的故事,卻不一定被淘汰。有趣的故事,即使殊屬可疑,也為人們所歡迎,流傳久遠。

也可能故意使一些錯誤的信息流傳。暴露對手的丑聞,或是捏造故事說對方殘酷,污蔑對方,也是一種戰(zhàn)術。

樹敵多的人物,不光彩的故事就多。而且,從記錄這方面來考慮,對短命王朝的中心人物而言,不得不說是十分不利的。魯迅也指出這一點來了,王朝存在時間短,記錄歷史的人,就不是自己的子孫,而是下一個王朝的史官。而下一個王朝正是通過推翻前一個王朝建立的,要為自己辯解,也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說前一個王朝的壞話。

只持續(xù)了二十年的秦朝國君始皇的事跡,是到了推翻秦的漢朝才被記錄的。三十年短命王朝隋的皇帝煬帝,由下一個朝代——唐代的史家之筆所記錄。

曹家的“魏王朝”壽命只有四十五年。而且,記載曹操事跡的《三國志》的著者陳壽,是曹操的敵人蜀漢的舊臣,曾侍奉取代魏的司馬家的晉朝。因此,對曹操沒有同情之心。即使如此,陳壽作為史家,執(zhí)筆時注意不失公正的態(tài)度,曹操在正史上也沒有成為窮兇極惡的大惡人。

但是,在流傳在民間的故事中,曹操成為被貼上標簽的壞人。劉備、關羽、張飛、諸葛孔明等越是被描繪成好人,曹操就越是被描繪成壞人,成為惡的化身,這在戲劇里最為明顯。演曹操的一出場,罵聲四起,演員也似乎回應罵聲,煞費苦心研究怎樣看上去像大惡人。

5

如果用現(xiàn)在流行的回歸“意外的歷史”的手法來分析,曹操也能顛覆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只選擇合適的史料,去掉其他的,佯裝不知道,也可以論證曹操是個小心翼翼的吝嗇小人物。

如前所述,曹操從后漢的劉家手中奪取帝位,建立了魏王朝,但實施者不是曹操,而是他死后,兒子曹丕捏造的。曹操稱魏武帝,是死后兒子送的禮物,曹操生前只是漢室封的魏王丞相。他一死,兒子馬上就即位,新王朝的創(chuàng)建十分容易,所有的前期準備都已經(jīng)到位了。曹操沒有做自己想做就能做到的事,這也可以歸結為他的優(yōu)柔寡斷。

據(jù)《魏書》記載,曹操在淯水祭祀戰(zhàn)死的部下之靈,當場嗚嗚大哭。

主張曹操是大惡人的人會說,在將士面前故意為戰(zhàn)死者哭,給人以大將軍為部下著想的印象,讓他們覺得為這樣的主人死也值得。這被認為是為鼓舞士氣而演戲,同時也被解釋為,為完成霸業(yè)連眼淚都利用的馬基雅維利主義1。

然而,同樣的事實,也可以解釋為曹操是個小混混,是個軟弱的愛哭蟲。平常都硬撐著,不過,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哭出來。他本來就不成熟。

“小混混之說”有點勉強,但我不禁感到“曹操大惡人說”有極大的缺陷。

如果真如傳聞所言,曹操暴戾兇殘,是權謀術數(shù)的專家,曹操怎會任由這樣的惡評流傳而置之不管?要在各方面打下基礎,提高自己的聲譽,這才像鬼謀之士做的事吧。

留下了許多惡評,反而說明他不是真正的策謀家。

曹操有經(jīng)世的抱負,也曾作詩描繪自己想要實現(xiàn)的烏托邦。生活富裕、人民仿佛身處堯舜治世,老人不需負重擔等,描繪得很具體。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想,最重要的是得民心,他應該比誰都更清楚這一點。

——天下歸心。

這是他的杰作《短歌行》的最后一句,嵌入這意味深長的一句,讓這首詩的結尾十分漂亮,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希望天下人心歸于自己。

然而,實際上,似乎只有他的惡評流傳于世。而且,很多是不可辯駁的惡評。

董卓進京師,隨意廢立后漢皇帝時,曹操認為和他站在一邊一定會沒有好下場,便偷偷向東逃走。途中,據(jù)說發(fā)生了很殘忍的故事。大概是可信度不高,陳壽在正史《三國志》正文中沒有寫,文中只是改換姓名,記載著從問道向東逃走。

然而,在《魏書》中記載著:

去朋友呂伯奢家,主人不在,其子和賓客欲奪馬和行李,曹操殺之。

《世語》中則是:

呂伯奢外出,五子殷切招待草草。然而,曹操懷疑他們或會去密告,深夜斬家人八人而去。

在《魏書》中,可以說是正當防衛(wèi),而到了《世語》里,就是忘恩的大惡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