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求法僧:踐流沙之漫漫(3)

西域余聞 作者:(日)陳舜臣


 

寶車行至城門附近,國王摘冠整裝,赤足來到城門外迎接佛像的到來,并散花燒香。王妃和宮女們則從門樓上往下播撒鮮花,五顏六色的花瓣飄落在金碧輝煌的寶車之上,那景象一定分外華美。

于闐擁有數(shù)萬僧侶,寺院的數(shù)量當然也不少,其中大型寺院共有十四座。行像每日一寺,依次巡行,共持續(xù)十四天。法顯在于闐停留期間居住的瞿摩帝寺是十四大寺中最大的一座,行像巡游的第一天就在這里舉行儀式。

據(jù)《法顯傳》記載,行像儀式于四月十六日(舊歷)至二十九日舉行。這項儀式原本于四月八日的佛誕節(jié)舉行,但在于闐,或許是出于某種原因,特意把日期作了調(diào)整?;蚴且驗榉鹫Q節(jié)要舉行灌佛會,為了避免兩者時間沖突,所以特意把時間錯開。在西域的其他國家,也有在秋分之日舉行行像巡游的例子。東南亞的行像巡游則是在維薩卡(Vesakha)月的滿月之日舉行。

佛誕節(jié)在日本被稱為“花祭”,雖舉行灌佛儀式,卻不曾聽說有行像巡游。傳說釋迦牟尼誕生于沙羅樹的花下,日本的風俗是當天搭建花堂,往佛像上澆灌甘茶。據(jù)說釋迦牟尼誕生的時候,天龍把香湯灑在他的身上。根據(jù)這個傳說,印度和中國的習俗都是使用香水灌佛。日本在江戶時代把香水換成了甘茶,不知當初使用的是什么樣的香水,或許因為香水不符合日本人的喜好吧。

為什么在日本見不到行像巡游的儀式呢?

宗教儀式中的游行可說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基督教有圣體游行。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泰爾則葉儀式更是廣為人知,儀式表現(xiàn)殉教者侯賽因的受難場面,還要在街頭舉行騎馬游行,參加者往往陷入狂熱狀態(tài),導致事故頻發(fā),因此伊朗甚至禁止了這項儀式。

長崎有“送菩薩”的游行儀式。江戶時代,在長崎港停泊的中國船都要把船內(nèi)供奉的諸神(即所謂的船菩薩)送入長崎的唐人寺院中寄放。游行儀式極富異國情調(diào)。待到船出海的時候,又有“乘菩薩”的游行。在嚴禁信仰基督教的時代里,唐人或許是為了向周圍顯示自己并非基督教徒,所以才特意舉辦這么張揚的儀式。中國船上安放的諸神主要是保佑海上平安的媽祖(也稱天后圣母)以及關帝,等等,并非純粹的佛像。

日本的佛寺之所以沒有行像的儀式,也許是為了避免與神社的游行儀式發(fā)生沖突,或是由于佛教行像這種古老的慣例在日本被應用到神社的儀式中。雖不似前述的船菩薩那般明顯,但日本的神道與佛教的習俗也互有通融。

就像延歷寺與日吉神社的關系一樣,兩者進行儀式活動的內(nèi)部分工似乎是為了更加便于行事。比睿山的僧兵只要有皇室的邀請,就會合力扛起日吉神社的花車,加入到熱鬧的游行行列中去。

玄奘西行經(jīng)由北路前往天竺,所以沒有路過于闐,但歸途曾在這里做過停留。玄奘在于闐小住期間,寫了一篇上表文,委托隊商交給長安的唐太宗皇帝。

玄奘的天竺之行其實是非法出境。他曾多次請求準許,卻總是遭受拒絕。雖然中原統(tǒng)一,時局穩(wěn)定,但邊境之地的治安尚不穩(wěn)定,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還沒有全面建立。唐朝不準許國人出境,或許是出于這樣的原因。

年輕的玄奘滿懷雄心要到西方取經(jīng)求法,他等不及得到正式許可,就離開長安,向著西方的天竺出發(fā)了??v然求法這個目的情有可原,但并不能改變非法出境的事實。

玄奘離開長安的時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627年,另一說是629年。他抵達于闐是在644年,其間經(jīng)過十多年,時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例如高昌國已被納入了唐朝版圖。玄奘在印度的留學成果豐碩,成功帶回了大量經(jīng)文,唐朝佛教界對他的歸來一定滿懷著期待?;实巯氡匾彩驱堫伌髳?,十多年前的非法出境已不成其為問題了,但玄奘覺得對當年違反國法的行為仍需表示一番歉意。

玄奘的上表文先從西行的動機說起,話說佛教傳到東方,雖有優(yōu)秀的佛典,但仍有諸多欠缺,于是決心前往佛教的源流之地取經(jīng)。他寫道:

遂以貞觀三年四月,冒越憲章,私往天竺。踐流沙之漫漫,陟雪嶺之巍巍。鐵門巉險之途,熱海波濤之路,始自長安神邑,終于王舍新城。中間所經(jīng)五萬余里……

唐太宗回信對玄奘表示了由衷的歡迎:

……聞師訪道殊域,今得歸還,歡喜無量,可即速來,與朕相見……

歡迎玄奘的不只是皇帝,聽到傳聞的長安市民也熱情洋溢地迎接他。玄奘乘船順運河進入長安,卻因人群擁擠而無法上岸,不得不在船上度過一夜。

直到次日,貞觀十九年(645)正月初七,玄奘才終于踏上長安的土地。他把帶回的經(jīng)典和佛像展示于朱雀門之南。

唐太宗為督戰(zhàn)高麗遠征軍,此時身在洛陽,留守長安的是房玄齡。不久后,玄奘趕往洛陽拜見唐太宗。唐太宗在儀鸞殿迎接玄奘,開口便問

——師去,何不以相報?

意思是說,十多年前你離開長安的時候為何不說一聲?其實,當年一個年輕僧侶的出國請求應不至于驚動皇帝。玄奘解釋說,上表多次,卻不曾得到許可。并賠罪道

——專擅之罪,唯深慚懼。

唐太宗不但不怪罪,反而寬慰玄奘——你一個出家人,怎么能跟俗人相提并論?我不但不能怪罪你非法出國,還要嘉獎你冒著生命危險探求佛法惠及蒼生的業(yè)績。

唐太宗甚至看中了玄奘在艱難求法過程中顯示的毅力和膽識,要求他還俗從政來輔佐自己。當然,玄奘毅然推辭了。

這是一場多么風光的凱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