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晏蛾兒是春秋霸主齊桓公的小妾,在桓公病死時,碰頭觸柱,殉節(jié)而死。
[君子心語]:世間總有些東西,我們常常問徘徊于值得不值得之間,值得?不值得?值得?不值得?——但你小心,如果過了那個時代價值的站口,就成了“愚忠”……
1.賤 妾
即使刻意搜集她的資料,也很難找到她的芳蹤。有印象的只是在《東周列國志》里她的一段對話,她自稱“賤妾”。
她確實是“賤妾”,在龐大的齊國皇宮里,在美女如云的后宮佳麗中,她甚至連最低的品級都算不上。她只是一個與主子有過一夜情的“賤妾”。
但她卻是陪伴主人的最后一個人。她的夫君是位蓋世英雄,是稱雄一時的春秋霸主,是有名的賢君齊桓公——臨老送終的卻只有她一個。
野史里這樣記載她的故事:齊桓公病重,被小人易牙、豎刁單獨圍困,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突然聽見“撲通”一聲,有人跳墻而過,推窗爬了進來?;腹犻_眼睛一看,是個似曾相識的女子——只是不認得了?;腹珒?nèi)有寵姬如云,外有男色相隨(易牙、豎刁都是他的同性戀床伴),哪里還認得她這個只有一夜情的小妾?
桓公知道眼前不能得罪她,只好避開話題:“我腹中覺餓,正思粥飲,為我取之!”(《東周列國志?三十二回》)
她靜靜地看著自己的主子,一切都心知肚明。她知道,他不認得她了。
“無處找粥?!彼У鼗卮?。
“那么給我點熱水喝吧!”桓公熱切地望著她。
她慢慢搖了搖頭:“沒處找水?!?/p>
桓公不解了。年老糊涂的人,病重時總生出一些固執(zhí)來,自己是齊桓公,是春秋最著名的霸主,是九合諸侯號令天下莫敢不尊的天下之主,難道吃點粥、喝口水都不行嗎?
她知道他不曉得這一切,他還糊涂著呢。自從管仲大人死了以后,鮑叔牙大人被他氣死,他越發(fā)糊涂了,整天跟那些小人鬼混。
她輕輕嘆了口氣:“易牙與豎刁作亂,守禁宮門,筑起三丈高墻,隔絕內(nèi)外,不許人通,還能吃什么粥喝什么水?”
桓公終于明白,怪不得幾天里近身侍衛(wèi)一個不見,宮女太監(jiān)也沒了影子。他側(cè)頭看了看這個女人,問道:“你怎么進來的?”
她微笑著看著他,自我介紹:“賤妾受君一夜之恩,所以不顧性命,跳墻進來,想看看你?!彼nD了一下,“我叫晏蛾兒?!?/p>
可惜那個男人并不在意她是誰,他心里記掛的是江山:“太子昭在哪里?”她掩飾住失望,若無其事地望了望窗外:“被那些人擋在外面,不得入宮?!被腹K于嘆氣,想起了管仲臨終說過的話,悵然道:“圣人的見解真是太對了,我不聽你的話,才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庇谑谴舐暫艚校骸疤彀√彀?,我小白要這樣死了??!”
氣息奄奄間他終于記起她還站在這里,于是感慨:“我有寵妾六人,子十余人,無一人在目前者。單只你一人送終,深愧平日未曾厚待你?!?/p>
她終于微笑,即使他不認得她,即使他從未把她放在眼里,有這句話就足夠了——本是至情至性的人,又何必在乎:“主公你要保重,如果你有萬一,我也相隨于地下!”
可惜那個男人沒聽見她的情誓,他已經(jīng)在思考到地下以后的事情了:“我現(xiàn)在死了,如果真有靈魂的話,有何面目去見管仲?”說著,蓋上自己的臉,嘆息了幾聲就氣絕了。
這個男人連死都不跟她打聲招呼,她想哭,但是誰也不會聽到;她想走,墻太高了;她想送終,自己也是做不到了。她能做的,只是把自己的衣服解下來蓋住他的尸體——剛才那幾句話還縈縈在耳:“單只你一人送終,深愧平日未曾厚待你。”她突然撞柱而死。
雖然這輩子沒跟他說幾句話,雖然她知道他從來沒把她放在心上,但是終于以死相隨—— 一夜之恩,一句之謝,她不負他。
有種東西,叫做愚忠。
2.愚 忠
古來文人們便把君臣關(guān)系比喻為男女之情,即使在晏蛾兒與桓公之間,君臣之情亦多于男女之愛。因此蛾兒之死,不是死在殉情,而是死在盡忠——盡管那個主子未必值得她這樣做。
正如前面所言,在儒家文化系統(tǒng)里,生命之上有重重的“氣節(jié)”二字,那么重于氣節(jié)則須“盡忠”。只有盡忠,死亡才具有意義,但是——如果盡忠的對象不值得你這樣做呢?
三國阿斗,連劉備自己都知道這個兒子是扶不起來的主兒??酌鹘^頂聰明之人,卻依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直到六出祁山,三上《出師表》,把自己累死為止。
岳飛知道班師回朝萬事休矣,直搗黃龍則南宋又是一番天下,可是依然回師解甲,以“莫須有”罪名死于風波亭。
方孝孺,改朝換代乃天下定規(guī),再說永樂未必不如建文,以后也證明乃是一代明主,可就是因為一個“忠”字,被誅殺十族,上千人陪葬,幾代人世為賤民。
晏蛾兒死了,那個男人不愛她也不在乎她,她愛他嗎?也許愛,也許不愛,僅僅一夕歡情,談愛是奢侈的。盡管她早就知道,那個人并不值得以死想報,就像屈原投河之前早知道那是個昏君一樣——他們都早知道。
孔子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知事不可為而為之,就是氣節(jié)。
因為超越生命之上,所以祭奠了無數(shù)血腥,儒家的忠字前方,是死路一條。
但歷史并沒有在此止步,中國文化如果只有儒家這愚忠一派,中國就不會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錢穆認為:“以忠為愚,乃憤時之言。沉晦僅求免身,乃老莊之道?!本瓦B孔子本人,知道自己的學(xué)說無法濟世,也沒殺身成仁,而是坐下來整理古典書籍。他自己也屢次表達了潔身自好、保全生命的一面,如“乘桴浮于?!?、“舍之則藏”、“可卷而懷之”。
當事不可為時,當大勢所趨時,當對象無法改變時,明哲保身總是一條歸宿。老莊的出現(xiàn),讓中國文化為生命留了一條活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原來晏蛾兒可以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