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親政后精力過人,處事果斷。嫪毐、呂不韋死后,他又鏟除了嫪、呂集團的勢力,鞏固了手中的最高權(quán)力。同時,他與普通人、與大臣們的距離也拉得越來越遠了。隨著權(quán)力的鞏固和秦國征伐的不斷勝利,嬴政病態(tài)的人格弊端也不斷發(fā)作。他不許后宮任何人干預(yù)朝政;他要求前方的將領(lǐng)必須與自己保持直接聯(lián)系;他甚至下令所有大臣和被召見的人都不得佩劍上殿,所有的武士和侍衛(wèi)都只能在自己所在宮殿的外圍值勤。
嬴政繼承了呂不韋的一切治國理念和執(zhí)政思想。他重用法家代表人物李斯,提拔軍事理論家尉繚,繼續(xù)采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施行“毋愛財物、賂其豪臣”的辦法,離間各國的關(guān)系,摧毀了反秦的聯(lián)盟。公元前230年,依附秦國的韓國最先被滅亡,由此揭開了秦國滅六國的序幕。為了滅掉六國中軍力最強的趙國,也就是嬴政的出生國,嬴政以金錢重賂趙王寵臣郭開,用離間計將趙國的得力強將李牧殺死。公元前238年,趙國都城邯鄲被占領(lǐng),趙國殘余逃亡代地。
此時,燕國君臣看到秦國即將滅掉六國,秦軍已經(jīng)到達易水,禍患將要降臨燕國了。燕太子丹暗地里供養(yǎng)著二十名壯士,這時他派荊軻把督亢地圖獻給秦王,乘機向秦王行刺。刺客荊軻攜帶燕國地圖,假裝割地投降,求見秦王。極端看重成敗、看重拓地擴土的秦王立即召見了他。遺憾的是,“圖窮匕首見”。在宮殿上,秦王不得不與荊軻上演一場赤膊戰(zhàn)。結(jié)果荊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嬴政僥幸得勝。但是視死如歸的荊軻和寒光閃閃的匕首極大地嘲笑了嬴政的人生觀、世界觀和他的所作所為。嬴政嚴格限制大臣和侍衛(wèi)的行動自由,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可在刺殺事件中卻被證明這是極大的安全漏洞。嬴政原以為不斷的征伐、不斷的勝利能夠清弭自己抑郁、自卑、多疑所產(chǎn)生的困惑,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高貴,但是他又錯了。
史載,荊軻視死如歸、慷慨激昂,是嬴政從來沒有見過的人。當荊軻身體被剁成肉醬的時候,他的眼睛一直注視著秦王。那肯定是一種輕蔑而灑脫的眼神,也是對嬴政極大的嘲諷。
嬴政以更瘋狂的報復(fù)來維持自己的信仰和心理平衡。公元前227年,嬴政派大將王翦率大軍攻燕,次年攻陷燕國首都 薊。燕王殺掉刺殺嬴政的主謀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了秦國。公元前225年,嬴政又派大將王賁滅掉了魏國。兩年后,嬴政開始策劃大規(guī)模伐楚。公元前223年,嬴政命李信為將出征伐楚,慘遭失敗,后來又啟用大將王翦,傾全國之軍力,出六十萬大軍攻破楚國,殺其名將項燕、擄楚王負芻,并消滅了隱藏在楚地的趙、燕殘余,把地盤擴展至今內(nèi)蒙古、遼寧等地。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乘齊王不備,率軍攻入齊國,俘齊王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嬴政在10年之內(nèi)滅掉六國,至此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