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節(jié):佛羅倫薩史(24)

佛羅倫薩史 作者:(意)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十二、外部的戰(zhàn)爭和內(nèi)部的和平使得吉伯林派與圭爾夫派之間的黨爭在佛羅倫薩幾乎銷聲匿跡了,只剩下偶爾爆發(fā)的貴族與平民之間的黨爭情緒,這在所有城市中都司空見慣:因為平民希望生活在法律秩序之下,而貴族則希望凌駕于他們之上,二者不太可能和諧相處。 當他們對吉伯林派心存畏懼,這種情緒還沒有公開出來,但在吉伯林派被壓服之后,這種情緒就顯示出它的威力了。于是,每天都有一些人受傷,法律和官員都不足以控制局面;因為每個貴族,要么通過家族,要么通過朋友,蔑視長官和人民首長的權(quán)力,保護自己。技藝行會的首領(lǐng)們希望糾正這種混亂的狀態(tài),他們規(guī)定每一任執(zhí)政團(Signoria)宣誓就職的時候,必須來自平民,選出正義旗手(il Gonfalonière di giustizia),劃撥一千人歸他指揮,分成二十個連隊,大旗 在手,握有兵權(quán),因而在受到執(zhí)政團或人民首長的召喚時,他就能更好地主持正義。第一位當選的正義旗手是烏巴爾多·魯弗利(1293年)。此人展開大旗,一舉蕩平了加萊蒂家族 ,由于他們家族的一名成員殺害了一名在法國的佛羅倫薩平民。貴族之間的相互傾軋尤甚,使得各個技藝行會輕而易舉地通過了這項法律,貴族們剛剛認識到這是一條對付他們的法律,就見識了它實施起來的厲害滋味。一開始,他們感到膽戰(zhàn)心驚,然而不久之后,他們又恢復(fù)了原來的蠻橫無理;因為他們中總是有人進入執(zhí)政團,有機會阻撓正義旗手履行他的職責。除此之外,原告還需要證人證明自己受到的傷害,沒有人會愿意為控告貴族作證。于是,佛羅倫薩不久又回到了原來的那種混亂狀態(tài),平民受到一如從前的巨大傷害;因為正義遲遲未能伸張,判決從未有效執(zhí)行(1295年)。

十三、平民一時間不知所措,直到一個叫賈諾·德拉·貝拉的人,其祖上極為顯貴,而他本人熱愛城邦自由,敦促技藝行會的首領(lǐng)們改革城邦;于是在他的建議之下,規(guī)定正義旗手必須駐扎在長官處,統(tǒng)領(lǐng)四千精兵。另外,剝奪了所有貴族進入執(zhí)政團的權(quán)利;強制同謀者與主犯接受同樣的處罰;規(guī)定公共告發(fā)足以作為判決的證據(jù)。他們將這些法律稱為"正義法令"。由此,平民獲得了相當大的權(quán)勢,而賈諾·德拉·貝拉自己卻引來了相當大的忌恨,因為那些貴族對他們的權(quán)勢受損恨之入骨;而平民中的富裕階層則嫉妒他,認為他權(quán)傾一時,這一點在以下情形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有一個平民在一場騷亂中喪生,多名貴族參與了騷亂,其中之一就是科爾索·多納蒂,他表現(xiàn)得最勇猛,沖殺在前,因而被指認為肇事兇手,被人民首長逮捕。無論如何事情是這樣進展的:要么多納蒂大人確實無罪,要么人民首長害怕判他的罪,他被釋放了。放走了他讓平民大為不滿,他們拿起武器,跑到賈諾·德拉·貝拉的住處,請求他實施那些他自己原先親自制定的法律。賈諾希望科爾索得到懲罰,盡管許多人認為他應(yīng)當讓他們放下武器,但他并未那么做,而是建議他們到執(zhí)政團去,請求他們采取某種措施。怒氣沖天的民眾,覺得被人民首長侮辱,又被德拉·貝拉拋棄,沒有前往執(zhí)政團,而是去了首長宮殿,占領(lǐng)并洗劫了宮殿。如此這般的行為遭到全體公民的厭惡,而那些想要除掉賈諾的人,將全部事件歸到他頭上;以致他被交到了執(zhí)政團手里,隨后成立的執(zhí)政團中有他的一個政敵在人民首領(lǐng)前起訴他,說他是平民的煽動者。就在他的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平民們又武裝起來,跑到他的住處,決心保衛(wèi)他,對抗執(zhí)政團和他的政敵。但賈諾并不想驗證這種平民對他的擁戴,他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官員們,因為他既害怕官員們的惡毒陰險,又害怕平民的搖擺不定;于是,為了不給他的政敵抓住機會迫害自己,也為了不讓自己的朋友不觸犯城邦的法律,賈諾決定離開此招致忌恨的是非之地,將公民們從對他的擔驚受怕中解脫出來,離開這個他曾經(jīng)殫精竭慮、舍生忘死地從對豪強的奴顏婢膝中解放出來的城市,成為一個自愿流亡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