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波斯入侵安條克及互有勝負的戰(zhàn)事(533 A.D.543 A.D.)
科巴德之子登基以后,王國與君士坦丁的繼承人引起連年的戰(zhàn)爭,等到?士丁尼急著愿意付錢解決問題,他自己也為國內事務感到焦頭爛額,當然同意雙方休兵??扑沽_伊斯見到羅馬使臣前來懇求,答應接受一萬一千磅黃金,作為簽訂永久和平協(xié)議的代價48簽訂和批準永久的和平條約,是查士丁尼在位第六年以及就任第三任執(zhí)政官就任(公元533年1月1日到4月1日),馬塞利努斯在他的編年史里,運用梅德人和波斯人的風格。,并且規(guī)定雙方的交換事項。波斯人負責保衛(wèi)高加索的關隘,暫停攻擊達拉的行動,條件是東方的將領不得進駐此城。皇帝獲得休養(yǎng)生息的間隙,善加利用,對他達成心中的目標大有助益,阿非利加的征服是與波斯人簽訂條約的最初成果。科斯羅伊斯透過使臣用和顏悅色及友誼借口,獲得迦太基大批戰(zhàn)利品,貪婪的心理能夠滿足。貝利薩留的凱旋使波斯國王難以憩息,只經過三次快速的戰(zhàn)役就降服西西里、意大利和羅馬,全部對查士丁尼唯命是從,他聽到以后感到驚奇、嫉妒和畏懼??扑沽_伊斯對于違背協(xié)議的手法并不在行,就在暗中煽動大膽而又機警的諸侯阿爾蒙達爾(Almondar),這位薩拉森人(Saracens)的君主居住在希拉(Hira)49希拉(Hira)國王阿爾蒙達爾,科巴德逼他遜位下臺,后來努息萬讓他復位登基。他的母親非常美麗,被人贊譽為“天堂之泉”,這成為世襲的稱號,可以基于高貴的理由(譬如在饑饉發(fā)生時的慷慨好施),賞給在敘利亞的阿拉伯王公。,與他有關的事項并沒有包括在和平條約之內。阿爾蒙達爾仍舊與敵手阿里薩斯(Arethas)斷斷續(xù)續(xù)發(fā)生戰(zhàn)事,只是規(guī)模有限不為人知而已。阿里薩斯是迦山(Gassan)部落的酋長,與帝國有結盟的關系。他們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的起因,是為了帕爾米拉(Palmyra)南邊沙漠中一塊面積很大的牧場。古老年代以來就繳納貢金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證明阿爾蒙達爾有合法的權利;然而迦山人就一條石砌的道路有strata這個拉丁名字提出申訴,認為是羅馬人的主權和鋪設無可質疑的證據(jù)50我們對于strata拉丁字的名稱和含意根本不清楚,這條石砌的道路從奧蘭奈提斯(Auranitis)到巴比倫尼亞(Babylonia)有十天的行程。韋塞林(Wesseling, Petrus,1692 A.D.1764 A.D.,圖書館長和法學家)和丹維爾對這件事不表示意見。。
兩位國君分別支持他們諸侯的陣營,雙方的調停緩慢而且問題重重,波斯的阿拉伯人根本不認為這件事能得到解決,靠著掠奪使快速移動的營地到處滿載敘利亞的戰(zhàn)利品和俘虜。查士丁尼不愿出兵擊退阿爾蒙達爾的部隊,想用錢收買他的忠誠,同時要從邊陲之地,唆使埃塞俄比亞人和西徐亞人的部族侵入敵人的領土。然而這種盟友的幫助既?遠而又不穩(wěn)定,發(fā)現(xiàn)帶有敵意的通信,證明哥特人和亞美尼亞人對于東部帝國存有怨恨之心,幾乎在同時乞求科斯羅伊斯的保護。阿爾薩息(Arsaces)的后裔子孫在亞美尼亞的人數(shù)甚眾,勢力極大,為了民族的自由和繼承的地位,陷入窮途末路的絕境而被激怒。維提吉斯的使臣穿越帝國抵達到他們前面,讓他們知道意大利王國立即面臨無可避免的危險,提出的說辭前后一致,不僅有效而且甚具分量:
我們站在你的寶座前面,陳述的意見有關雙方共同的利害。毫無誠信可言的查士丁尼,野心勃勃要想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主人。自從你們與他訂立永久的和?,等于出賣人類的自由。那位君王說話有如盟友,行動卻像敵人,結果是朋友和敵人全都受到他的羞辱,給世界帶來血腥的死亡和混亂的情勢。試問廢除亞美尼亞的權利、剝奪科爾克斯(Colchis)的獨立、絕滅扎尼亞(Tzania)山區(qū)無拘無束的自由,還不都是他做的好事?說到在冰凍的梅奧蒂斯湖劫掠博斯普魯斯的城市、在紅海的海濱摧毀棗椰樹林的翠谷,同樣的貪婪手法難道不是他的罪孽?摩爾人、汪達爾人和哥特人連續(xù)受到欺凌,在于每個民族都抱著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袖手旁觀鄰人的大禍臨頭。啊!大王!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時刻,查士丁尼的軍隊和名聲顯赫的將領,全部牽制在西方遙遠的地區(qū),東部空虛毫無防守的能力。如果你稍有躊躇和遲疑,貝利薩留將帶著勝利的軍隊,很快從臺伯河轉移到底格里斯河,波斯還是難逃被吞噬的命運51我把亞美尼亞的阿爾薩西德斯(Arsacides)和哥特使臣所說的兩篇演說辭,用很短的言辭將要表達的意思綜合起來。普羅科皮烏斯在公開發(fā)表的歷史著作中,讓我們感覺到查士丁尼是引起戰(zhàn)爭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