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王國時期的文明

西洋上古史 作者:劉增泉


新王國時期的建筑數(shù)量在埃及可說是首屈一指,不論是在路克索(Luxor)、代埃勒巴瑞、底比斯或卡納克(Karnak),或是尼羅河西岸懸崖的帝王谷,都有許多神廟及王宮建筑,這些建筑仍令我們驚嘆。不論是哈特雪普蘇的壯麗陵墓、圖特摩斯三世的花崗石方尖碑(Obelisks),或阿梅諾菲斯三世的陵寢,與各法老王所修建神廟,或圖特摩斯四世的壁畫、浮雕等,都被認為是不朽之作。尤其在法老身后所葬的陵寢,無論是在雄偉壯盛的巖洞或是在隱蔽的山谷中被發(fā)現(xiàn),他們的線條優(yōu)美,技藝高超皆是杰出之作。

路克索神殿

文學

埃及新王國時期在文學上有輝煌的成就,各種紀念碑上皆留有敘述性的文字雕刻,官方文字也發(fā)揮作用,例如圖特摩斯特三世的勝利年鑒亦不斷地被翻抄,大部分皆是用來歌頌神或國王的功績。此時已有墓葬文學,例如:《死者之書》、《復活之書》、《山谷、白天和黑夜之書》,內容保有贊美、咒語及虔誠的描述。此外還有宮廷詩,如公元前1291年的戰(zhàn)勝加代什的宮廷詩,戰(zhàn)勝努比亞的梅納弗塔的以色列石柱,龐達吾爾(pentaour)的作品。很多文學的內容深刻反映出宗教情感。此外,民俗文學也極發(fā)達,在創(chuàng)作的新體裁方面也有文書的論戰(zhàn),各種奇幻的故事、抨擊性的小冊子、各種愛情故事等包羅萬象,但大多為私人文學;對于私人詩詞方面,也有阿克納唐的《太陽贊美詩》及《雅歌》等創(chuàng)作。

藝術

新王國的藝術傳承自古王國的美學,也感染了東方精致之美。在小飾品上,他們能以極精細的雕工,琢磨出微乎其微的作品,在首飾、雕像或浮雕上也展現(xiàn)出優(yōu)雅的風格,甚至顯示出帶有女性品味的華麗韻味。在雕像的表現(xiàn)上,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富有神和人合體的生命,而藝術也常于神廟梁柱上、墻壁及金字塔內被察覺,手法是一種自然主義及現(xiàn)實主義所融合的精神展現(xiàn)。巨大作品為數(shù)極多,如各種雕像、獅身人面像等皆運用大量的石材、木材及金屬制品等。

埃及新王國的藝術秉持古王國特色,是一種不斷追求美的積極展現(xiàn)。

宗教

埃及的木乃伊

廣大人民的心中仍存在古老的宗教形式,無論新王國的法老們如何闡釋阿克納唐,人們亦幾乎是無動于衷,也由于人們對阿蒙神的虔誠不移,使得祭司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在人們的生活中,祭司的介入已經是必須,祭司們常以神諭來顯示神圣動物的降生。此種思想更深入人心,巫術亦開始興起。

在東方已有香料的出產使得制作木乃伊的技術亦更加進步,尸體更能保持不腐。人們依賴著神學,認為死者在賴神的保護下,重返天堂,或是在通過苦難之后,死者靈魂可經由奧瑞西斯的審判后,幸福地生活在冥間。

埃及人對于巫術的信仰甚巨,人們認為葬墓時應先使死者有安身之處,經由作法使得死者于日間時,能搭乘賴神行使的船,生活在大地上,而日間時也能活于光明之中,不再黑暗。故他們很重視死者的墳墓,若是死者對于人生極有貢獻或德性甚高,則可借由巫術來擊破妖魔的詭計,使死者能順利重返天堂。通常于墳墓的墻壁下,能夠發(fā)現(xiàn)大量的巫術咒語,可見當時巫術的盛行及受重視的程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