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雨欲來的寧靜之中,大臣期望蠻族會從意大利邊境撤離,阿拉里克大膽而迅速的進軍(408年10月),越過阿爾卑斯?和波河。阿魁利亞、阿爾提努姆、康科迪亞(Concordia)和克雷摩那(Cremona)等城市,屈服在強大兵力之下,馬上遭到蠻族的剽掠和搜刮。三千名協(xié)防軍的加入更增強他的聲勢,未在戰(zhàn)場遭遇敵軍一兵一卒的狀況下,神速前進,抵達保護西部皇帝難以攻陷行宮的沼澤邊緣。行事謹慎的哥特人領(lǐng)袖知道圍攻拉文納沒有多大指望,就對著里米尼向南急進,沿著亞得里亞海岸一路燒殺下去,意圖征服偉大的羅馬。有一個意大利隱士以宗教的熱忱和圣潔的言行,深受蠻族尊敬,在遇到這位得勝君王之時,大膽宣稱,憤怒的上天將要降災(zāi)給地上的壓迫者。阿拉里克嚴正回?,他感覺到一種神秘而靈性的沖動,驅(qū)使他向羅馬進軍,圣徒聽了無話可說。阿拉里克知道憑著他的才華和運道,能勝任極為艱巨的冒險行動,并把勇往直前的熱情傳輸給哥特人。過去對羅馬人的莊嚴和名聲懷有迷信的尊敬,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除殆盡。他的軍隊為掠奪的希望激起高昂的士氣,沿著弗拉米尼亞大道前進,占領(lǐng)無人防守的亞平寧山隘口 艾迪生(Addison)對通過亞平寧山的道路有栩栩如生的描述,哥特人根本沒有心情觀賞沿途美景,他們很高興發(fā)現(xiàn)薩克薩?因特西撒(Saxa Intercisa)無人防守,這個狹窄的關(guān)隘是韋斯巴羅從山巖中間辟開一條道路,進入富饒的翁布里亞平原,就在克利圖姆斯(Clitumnus)河岸扎營,肆意屠殺并大嚼乳白色的牛群,這是長久以來飼養(yǎng)供羅馬人舉行凱旋式之用。納爾尼(Narni)這座小城的地勢居高臨下,加上及時發(fā)生一陣暴風雨,在雷鳴閃電中免于被攻陷的命運。同時哥特國王也瞧不起沒有油水的獵物,仍舊保持奮不顧身的勇氣繼續(xù)進軍,等他穿過用蠻族戰(zhàn)利品裝飾得極為雄偉的凱旋門,就在羅馬城下扎營 對于阿拉里克的行軍狀況我們并不清楚,只能借用霍諾留在同一條路線旅行的記載,從拉文納到羅馬的距離大約是兩百五十四羅馬里。
二、 羅馬在歷史上面對強敵壓境的作為
帝國都城在長達六百一十九年的歲月之中,從未遭到外敵臨門搦戰(zhàn)的羞辱。漢尼拔遠征失敗突顯“元老院和人民”的性質(zhì),雖說元老院要是與國王的御前會議相比,不但成員的身分卑下,顯不出高貴的氣質(zhì)。就是人民也像皮洛斯(Pyrrhus)的使臣所言,是一群不怕犧牲,殺之不盡的“九頭龍” 這個譬喻是皮洛斯的樞密大臣賽尼阿斯(Cyneas),在出任使臣以后歸來所說,他曾深入研究羅馬的軍事訓(xùn)練和生活習慣。布匿戰(zhàn)爭期間,每一個元老院的議員都要在軍隊服完規(guī)定期限的兵役,不論是擔任下級軍官還是負責重要職務(wù),頒布的敕令授與執(zhí)政官、監(jiān)察官或獨裁官臨時指揮權(quán),產(chǎn)生很多作戰(zhàn)英勇又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lǐng),為共和國提供必要的援助。戰(zhàn)爭初期羅馬人可以從軍的及齡公民只有二十五萬人 羅馬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時期,實施過三次人口普查,所得的數(shù)字分別是二十七萬零三百一十三人、十一萬七千一百零八人以及二十一萬四千人;其中第二次數(shù)目急劇下降,第三次又上升,有些學(xué)者認為是李維的本文有誤,雖然現(xiàn)存的原稿倒是完全一致;他們并沒考慮第二次人口普查只在羅馬實施,數(shù)量減少并不完全是死亡,而是有很多士兵出征的關(guān)系;李維在第三次人口普查中肯定表示,在各別的軍需官照之下軍團都已召集起來。從表列的數(shù)字里,要扣除六十歲以上無法參加作戰(zhàn)的人員,所占的比例大約是十二分之一。,其中有五萬人為了保衛(wèi)國家犧牲性命。部署在意大利、希臘、撒丁尼亞、西西里和西班牙不同營地的二十三個軍團,大約需要十萬人,所以在羅馬和鄰近地區(qū)還剩下數(shù)量相等的人員,他們一樣有從軍報國的雄心壯志,每位市民從幼年起,就像一個士兵接受體能和軍事訓(xùn)練。漢尼拔鑒于羅馬元老院既不派兵解卡普亞(Capua)之圍[譯注] 公元前215年漢尼拔圍攻卡普亞,企圖控制南意大利成為后方基地,假若能掌握當時元老院不予救援之機會,待奪取后經(jīng)過整補,迅速組成攻城序列進攻羅馬則大有可為,然而漢尼拔變更計劃,致使弗爾維烏斯(Fulvius)在公元前211年攻下卡普亞, 漢尼拔此時進軍羅馬城下,已無所作為,只有撤軍而已。也沒有集結(jié)分散的部隊,只是期待他率軍進犯羅馬,這種堅毅的精神倒是使?jié)h尼拔大感驚異。他在距離城市三哩的阿尼奧(Anio)河畔扎營,很快獲得消息說他拿來搭帳篷的土地,在一次公開拍賣中被人用適當?shù)膬r格買走,同時有一支部隊使用與他位置相反的路線,奉命增援西班牙軍團 李維認為這是兩種意外狀況,完全是機運和勇氣的關(guān)系才產(chǎn)生驚人的效果,我他的看法感到不以為然,認為這都是元老院基于政策有意在背后操控。他率領(lǐng)阿非利加的部隊來到羅馬城,發(fā)現(xiàn)有三支大軍列出陣勢準備接戰(zhàn),這時漢尼拔知道一定要擊滅最后一支敵軍,否則就沒有脫身希望,心中不禁產(chǎn)生畏懼,立即匆忙撤軍離開,承認羅馬人的豪邁氣概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