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弟足下:
自三月十三日發(fā)信后,至今未寄一信。余于三月二十四日移寓前門內(nèi)
西邊碾兒胡同,與城外消息不通。四月間到折差一次,余竟不知。迨既知,而折差已去矣。惟四月十九歐陽小岑南歸,余寄衣箱銀物并信一件。四月二十四梁綠莊南歸,余寄書卷零物并信一件。兩信皆僅數(shù)語,至今想尚未到。四月十三黃仙垣南歸,余寄闈墨并無書信,想亦未到。茲將三次所寄各物另開清單付回,待三人到時,家中照單查收可也。
內(nèi)城現(xiàn)住房共二十八間,每月房租京錢叁拾串,極為寬敞。馮樹堂、郭筠仙所住房屋皆清潔。甲三于三月二十四日上學,天分不高不低,現(xiàn)已讀四十天,讀至自修齊至治平矣。因其年太小,故不加嚴。已讀者字皆能認。兩女皆平安。陳岱云之子在余家亦甚好。內(nèi)人身子如常,現(xiàn)又有喜,大約九月可生。
余體氣較去年略好,近因應酬太繁,天氣漸熱,又有耳鳴之病。今年應酬較往年更增數(shù)倍。第一為人寫對聯(lián)條幅,合四川、湖南兩省求書者幾日不暇給。第二公車來借錢者甚多,無論有借無借,多借少借,皆須婉言款待。第三則請酒拜客及會館公事。第四則接見門生,頗費精神。又加以散館,殿試則代人料理,考差則自己料理。諸事冗雜,遂無暇讀書矣。
三月二十八大挑甲午科,共挑知縣四人,教官十九人。其全單已于梁綠莊所帶信內(nèi)寄回。四月初八日發(fā)會試榜,湖南中七人,四川中八人,去年門生中二人。另有題名錄附寄。十二日新進士復試,十四發(fā)一等二十一名,另有單附寄。十六日考差,余在場,二文一詩,皆妥當無弊病,寫亦無錯落。茲將詩稿寄回。十八日散館,一等十九名。本家心齋取一等十二名,陳啟邁取二等第三名,二人俱留館。徐棻因詩內(nèi)皴字誤寫皺字,改作知縣,良可惜也。二十二日散館者引見,二十六七兩日考差者引見,二十八日新進士朝考,三十日發(fā)全單附回。二十一日新進士殿試,二十四日點狀元,全榜附回。五月初四五兩日新進士引見。初一日放云貴試差,初二日欽派大教習二人,初六日奏派小教習六人,余亦與焉。
初十日奉上諭,翰林侍讀以下,詹事府洗馬以下,自十六日起每日召見二員。余名次第六,大約十八日可以召見。從前無逐日分見翰詹之例,自道光十五年始一舉行,足征圣上勤政求才之意。十八年亦如之,今年又
如之。此次召見,則今年放差大半,奏對稱旨者居其半,詩文高取者居其半也。
五月十一日接到四月十三家信,內(nèi)四弟、六弟各文二首,九弟、季弟各文一首。四弟東皋課文甚潔凈,詩亦穩(wěn)妥?!皠t何以哉”一篇亦清順有法,第詞句多不圓足,筆亦平沓不超脫。平沓最為文家所忌,宜力求痛改此病。六弟筆氣爽利,近亦漸就范圍。然詞意平庸,無才氣崢嶸之處,非吾意中之溫甫也。如六弟之天姿不凡,此時作文,當求議論縱橫,才氣奔放,作如火如荼之文,將來庶有成就。不然一挑半剔,意淺調(diào)卑,即使獲售,亦當自慚其文之淺薄不堪。若其不售,則又兩失之矣。今年從羅羅山游,不知羅山意見如何?吾謂六弟今年入泮固妙,萬一不入,則當盡棄前功,壹志從事于先輩大家之文。年過二十,不為少矣。若再扶墻摩壁,役役于考卷截搭小題之中,將來時過而業(yè)仍不精,必有悔恨于失計者,不可不早圖也。余當日實見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嘗入泮,則數(shù)十年從事于吊渡映帶之間,仍然一無所得,豈不靦顏也哉!此中誤人終身多矣。溫甫以世家之子弟,負過人之姿質(zhì),即使終不入泮,尚不至于饑餓,奈何亦以考卷誤終身也?九弟要余改文詳批,余實不善改小考文,當請曹西垣代改,下次折弁付回。季弟文氣清爽異常,喜出望外,意亦層出不窮。以后務求才情橫溢,氣勢充暢,切不可挑剔敷衍,安于庸陋。勉之勉之,初基不可不大也。書法亦有褚字筆意,尤為可喜??傊崴谥T弟者,不在科名之有無,第一則孝弟為瑞,其次則文章不朽。諸弟若果能自立,當務其大者遠者,毋徒汲汲于進學也。
馮樹堂、郭筠仙在寓看書作文,功無間斷。陳季牧日日習字,亦可畏也。四川門生留京約二十人,用功者頗多。余不盡書。
兄國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