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態(tài)19:興趣是厭惡的良藥(2)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種心態(tài) 作者:劉艷霞


父母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后,要 對癥下藥 ,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在減輕孩子學習壓力的同時,從各方面多關(guān)心孩子,這樣就能逐漸培養(yǎng)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有興趣才會有動力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求知的起點,是培養(yǎng)思維和提高能力的內(nèi)在動力,它處于一個特殊的位置,是搞好學習的首要條件。

小學生教育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2001年全國高考爆出了這樣一個熱門話題:南京市第13中學理科班學生蔣昕捷,高考作文試卷《赤兔馬之死》贏得滿分,引起轟動??梢栽O(shè)想,在緊張的語文考試中,蔣昕捷臨場構(gòu)思,用50分鐘就編撰完成以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所有評卷老師都給他打了60分滿分。這篇高考作文在同年7月24日《新安晚報》刊登后,合肥市巢湖路小學一個9歲的三年級學生王瀟發(fā)表文章 挑刺 ,除對大哥哥的高考作文取得滿分表示佩服外,還指出了該文的三個錯誤,那就是:

第一,關(guān)羽走麥城那年是公元219年,被孫權(quán)生擒后殺害,而不是公元221年。

第二,赤兔馬所說不應是呂布與袁紹連姻,應是袁術(shù)(袁紹之弟)。早在定陶之戰(zhàn),袁紹認為呂布似豺狼:攻取兗州,必取冀州。所以派顏良領(lǐng)五萬兵助曹攻呂。呂布轅門射戟,替劉備解圍后,袁術(shù)采用了疏不間親之計,派韓胤到呂布處連姻。呂布識破后,把韓胤送到曹營,而曹操將韓胤斬首。

第三,關(guān)羽并非葬在東吳。孫權(quán)懼怕劉備領(lǐng)大軍為關(guān)羽報仇,采用張昭之計,把關(guān)羽首級給曹操,想讓劉備打曹操。曹操識破后,依司馬懿之計,等關(guān)羽身軀送來后,把首級和身體縫好,在洛陽厚葬。

王瀟小同學的文章在《新安晚報》發(fā)表后,同樣爆出一個熱門話題,不少人由衷地感到驚喜和贊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出色的成績?據(jù)巢湖路小學校長和王瀟的老師介紹,他聰明好學,喜歡讀書,對三國故事尤感興趣。王瀟的母親也介紹說,王瀟讀過好幾種版本的三國故事,有的書都翻爛了,對三國的人物十分熟悉,家長對他喜歡三國書籍也很支持,從不阻攔。因此,他能指出《赤兔馬之死》中的幾處錯誤,絕非偶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王瀟同學的事跡再一次給我們說明了這個道理,讓孩子多讀書,支持孩子讀他感興趣的書,是家長的責任。有些人比較浮躁,稍微買兩本書看看,就說加重了 負擔 ,這也不準,那也不準,抹殺了孩子的興趣,應該改一改了。

不少的家長都會為督促孩子用功讀書而感到煩惱,總是認為他們學習不積極、欠主動。有時,更懷疑孩子是否天生不愛學習。事實上,孩子的學習動力是與生俱來的。相信家長們?nèi)詴浧鸷⒆釉趦?、三歲時總愛每事問及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的情境,但為何孩子年紀愈大,愈會缺少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學校文化、評核制度、課程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等都是致使孩子缺乏動力,對學習失去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而家長的態(tài)度行為模式及管教方法更不容忽視。

【父母應該做的事】

1.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對某些知識感興趣時,要以身作則,和他們一起學習,幫助他們持久地保持這種興趣。

2.當家長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潛在的興趣亮點時,就要不失時機地把它挖掘出來,創(chuàng)設(shè)各種情境或條件加以引導,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

3.小時候培養(yǎng)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yè)奠定基礎(chǔ),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自身學習興趣的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不要把用功學習掛在嘴上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這句話早在我小時候就已經(jīng)流行了,如今孩子們還在重復著這樣的生活,為了考試而不安,為了分數(shù)而煩惱。

倪太太的兒子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兩個人經(jīng)常放學一起回家,一起做作業(yè)。

一天,這個孩子又到倪太太家,他一副煩惱重重的樣子告訴倪太太說,他簡直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每天疲憊地回到家里,剛喝一口水就聽到父母說:趕緊做作業(yè)吧,平時多努力考試才能拿高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