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藍天與白云,在春風化雨的課堂里,輝映著生命的神奇!
教育是一葉舟,承載著希冀與夢想,在探索求知的海洋里,駛向憧憬的遠方!
當前正處在一個知識經(jīng)濟初見端倪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不竭的動力。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站得高,看得遠,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升個人品味。
第一,職業(yè)觀方面。
如何去看待我們的職業(yè)呢?我們把教師工作看做是一種職業(yè)、事業(yè),還是專業(yè)?從目前現(xiàn)狀看,教師仍然缺少專業(yè)意識,尤其小學教師,總認為小學階段就那么點東西,用不著大動肝火,無需什么專業(yè)不專業(yè)的。這種低估小學教育的錯誤認識,制約了小學教育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和進程。另有一部分人將老師與師傅相提并論,這是不對的。這兩個稱謂在先秦時期有過相同意思,如《谷梁傳》中把老師稱作師傅,而今天,不再通用。老師和師傅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他們所肩負的職責各異。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師傅的職責是傳授技藝。作為教師,如何去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yè),如何教書育人?教書容易,教好書可不容易,育人就更難了。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與內涵直接或間接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加潛在的熏陶,屬隱性德育。另加顯性德育,亦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方法。諸如班隊主題會、辯論會、故事會、論壇、知識競賽、才藝展示等,還可設學生成長檔案袋(視頻)。另外,還要關注孩子的每一點變化(含生理、心理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循序漸進。
第二,師生觀方面。
由于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師生關系從本質上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由原來緊張的師生觀到現(xiàn)在以人為本、平等的朋友觀、交往觀、發(fā)展觀、教學觀、評價觀、質量觀。同時,力求做到:目中有人、腦中有意、心中有善、口中有情。和他們相互溝通,也可采用師生共寫日記的形式,達到互動、互補、互幫、互促之目的。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一切相信學生?!坝盟枷氪贯炈枷耄眉で辄c燃激情,用理念追逐理念,用睿智開啟睿智”。
第三,教學觀方面。
堅持以生為本,營造和諧課堂。將大課堂與小課堂有機結合,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還課堂以自主、合作、民主、和諧之氛圍,多傾聽來自孩子們之間的聲音。將他們調動起來,引導他們去探究知識,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把可以托付的教學托付給學生,依靠他們自身的內驅力誘發(fā)學習靈感,激活學習思維,開發(fā)學習潛能,釋放學習能量,凸現(xiàn)學習天性,從而彰顯個性,激揚生命,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
我很贊賞南武中學張華老師所歸納的話:寬容中有嚴謹,嚴謹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穩(wěn),沉穩(wěn)中有激情。例如:我校語文科特級教師何建芬,語文教師賴志平、梁小君課內課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嚴慈相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