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活潑型(3)

決定孩子一生的50種性格 作者:劉艷霞


一天下午,君君從學校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媽媽正躺在床上,飯桌上只擺著稀飯和饅頭,她便撅著嘴走過去搖著媽媽的手臂說: 媽媽,我不吃饅頭,我要吃炸雞腿! 媽媽告訴她: 寶貝,媽媽病了,爸爸還在出差,晚飯你先將就吃點,明天媽媽再給你做好吃的,行嗎? 果果不依不饒地哭鬧起來,直到媽媽強打起精神下床去買了炸雞腿才罷休。

要讓孩子有一顆熱情的心,就應(yīng)該讓孩子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比如觀看賑災義演,參加社會各界為 希望工程 的捐款,去敬老院參加義務(wù)勞動,為學校和班級捐獻書本或盆花,把零花錢和圖書捐助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參與張貼公益廣告、標語,義務(wù)宣傳公益知識 家長應(yīng)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這些活動,感受公益活動的意義,喚醒孩子內(nèi)心熱情的一面。

重視基本禮節(jié)的培養(yǎng)

人際交往中禮貌禮節(jié)是基本要求。與小伙伴的玩耍當中,與大人的交流當中禮貌是他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懂禮貌,講禮節(jié)的孩子總是很受小朋友的歡迎,大人的喜歡。

豐子愷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書法家、散文家。他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他主張一方面走近兒童的心靈,讓孩子保持童心,另一方面不放松對兒女品德的教育。

豐子愷十分重視對兒女進行禮貌待客的教育。每逢家里有客人拜訪,他總是向兒女們強調(diào):為客人端茶添飯時,一定得用雙手端上。他經(jīng)常教育兒女們: 客人送你東西,你要躬身雙手去接,雙手表示謝意,躬身表示敬意。 他有時還很風趣地對兒女們說: 如果用一只手去端茶送飯,就好比皇上對臣子賞賜,又或者像是父母給孩子喝水喂飯,這是非常不恭敬不禮貌的行為。

有一次,好客的豐子愷在飯館里宴請了朋友,他把子女們都帶去作陪。剛吃完飯,有的孩子就想先回家。豐子愷知道他們的想法后,立刻悄悄制止了他們。回家的途中,他對孩子們說: 你們是小主人。我們家請客的時候,如果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對客人的不尊敬。 聽了這番話后,孩子們都很慚愧。在豐子愷的教導下,他的孩子都成為明理懂禮之人。

當孩子在客人面前有失禮舉動的時候,做父母的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斥責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是異常脆弱的。父母不妨采用講理的方式溫和地啟發(fā)孩子。相信你的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下一定能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紳士、淑女。

【父母應(yīng)該做的事】

1.通過在生活實例中,教會孩子懂禮節(jié)講禮貌,增加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的籌碼。例如:可以在小區(qū)里玩耍的時候,教孩子要主動和長輩打招呼;有客人來拜訪時,要小孩主動為客人端茶等等。

2.父母親可以利用圖畫故事書,告訴孩子在何種情況下要說 請、謝謝、對不起 ,讓孩子了解感謝與道歉的意義,在生活中也適時提醒孩子表達應(yīng)有的禮貌。

3.父母親平常對待他人有禮貌、在公眾場合輕聲細語,孩子自然了解與他人的應(yīng)對方式及如何保持應(yīng)有的禮節(jié)。

育子必讀:熱情的故事

自從悠悠上學以后,媽媽發(fā)現(xiàn)她待人非常的熱情。見到別人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尤其喜歡在公交車上握手,也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每次坐公交回家的時候,乘客都比較少,媽媽都讓悠悠自己拿卡跟售票員說坐到哪里下車。售票員在乘客不多的時候都愿意跟她說話。于是,媽媽試著讓女兒跟售票員阿姨握手。 悠悠,你伸手之前要問問阿姨,可不可以握個手?得征求別人的同意。 女兒聽了以后,玩性大發(fā)馬上把手伸出去,就向售票員 阿姨、阿姨 ,對方很積極地響應(yīng),這下可把悠悠高興壞了,做了一個不好意思的鬼臉馬上躲向媽媽懷里。接著,又向臨座的阿姨握手。大概是第一次的經(jīng)歷太愉快了,后來只要遇到公交上的乘客不多的時候,悠悠就會把伸手出去。

有一次幼兒園下課后,悠悠看到同學跟老師擊掌 再見 ,她看到后馬上跑過去也跟老師擊掌,接著跑回教室和另一個老師擊掌,回來后讓媽媽也要跟他擊掌,緊接著又和一個同學及她的媽媽擊掌。大概是擊完掌余興未了,快下樓梯的時候??吹揭粋€大姐姐站在另一個教室門外,馬上跑過去要擊掌,可那位姐姐怎么也不愿意擊掌。在媽媽不停的勸說下她才勉強挪了腳。從樓上到了運動場,和另一個同學也擊了掌。媽媽當時想:悠悠這似乎也太熱情了,被澆了兩次冷水還是沒有變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