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家說大千世界,三丈紅塵,諸人諸物有哪一個可以逃得過因果循環(huán)的業(yè)緣?無因果,則無天地,無塵世,無七情六欲,無是非善惡??傊?,因果是紅塵的根基,是塵世的起源,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本章旨在為世人剖析因與果的各種糾纏錯結,使世人之心擺脫迷障,洞悉前因后果,明了己身在何方,知曉己心向何處。如此一來,世人才會對善因生出向往,對惡果心存畏懼,一心播下善種良因,求得心平靜,身平安,修出一番人生禪道。
為人所重,乃因有用
眾生本平等,高低貴賤之別,不過只因一時之需
在佛家的眼中,一花一草,一獸一鳥,光怪陸離之俗世,千姿百態(tài)之眾生,都是處于同樣的位置,無高低之分,去貴賤之別。而在紅塵世界里則不然,落魄困窘之人在旁人眼中一文不名,隨意嘲之恥之;騰達扶搖之人在旁人眼中奇貨可居,必要捧之順之。這便是俗世之態(tài),這便是俗人之心。為紅塵所困的世人無一不是在受到這俗世之態(tài)俗人之心的困擾,終其一生而不得脫。
人之一生猶如白駒過隙,匆匆忙忙數十載,既有得意之時,亦有失意之處。但莫要忘記,這短暫的人生終會在某一天走到終點,到頭來諸事皆空,萬相皆隱,之前的得意與失意,輝煌與窘迫也都不再有任何的意義。是以,得意之時莫要忘形,這只不過是旁人對你一時的賞識;失意之時莫要頹喪,這也不過是因為伯樂尚未出現而已。
世人皆盼可遇明主,一身本領可有用武之地。若是際遇使然,能為人所用,為人所重,切記不可放浪形骸,以一顆平和之心效犬馬之勞,才是明哲保身的真諦。
從前有一戶窮苦人家,這家的主人常常饑一頓飽一頓,房子漏雨都沒有石料木材來修,只能用一個破木盆接著。家門口用來擦腳底污泥的也不像別人家那樣是一塊地毯,而只是一條麻袋。這條麻袋整天被主人用來蹭去腳下的污泥,覺得自己既卑賤又可憐,不知道哪天會破了然后被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