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法20: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媽媽改變孩子一生的101種方法 作者:李軼君


有些媽媽總說和孩子沒法溝通,交流太困難,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說。但事實上可能不是這么回事,恰恰相反,應該是孩子覺得和媽媽交流太費勁。

平時孩子想和媽媽說些話時,媽媽可能總是很不耐煩地說:“你別煩我,我忙著呢!”“去去去,上一邊玩去,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閉嘴吧,我說不行就不行!”慢慢地,孩子變得懶得和媽媽說話了。

而當媽媽想和孩子說話時,又往往是帶有某種企圖,想從孩子嘴里“套話”或是帶有冷嘲暗諷的意味的語言,比如,“你們班這次誰考第一呀?”“小麗是不是每天早上都起來讀英語課文呀?”“我可真羨慕甜甜她媽,這次甜甜又考了一百分。”聽一聽,這些話讓人多不舒服呀!孩子怎么可能還愿意和媽媽交流呢?真正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所以,要想孩子好好和自己交流,媽媽首先要做個會溝通、會說話的榜樣,要懂得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而不能用言語傷害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麥克·佛朗斯說:“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上,然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卻是在個人的尊嚴上?!?/p>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自尊心受到傷害對身心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便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憤怒和反抗,從而使溝通變得困難,為媽媽的教育平添很多阻礙。因此,尊重孩子的人格非常重要。

家長切忌在外人面前批評或諷刺孩子。3-6歲的孩子開始有了強調自己尊嚴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受到別人的重視和尊重。

對孩子的合理要求盡量給予滿足,不能滿足時,要講清道理。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應先了解情況,再根據事實講道理,做適當的批評教育。

批評要注意分寸和場合,盡量避免把孩子的錯誤公布于眾。

也不要和孩子算老賬,更不能動不動就訓斥、恐嚇孩子。

和孩子溝通盡量用親切、誠懇的語言和口氣,而不要用諷刺、挖苦的語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