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孩子功課退步一點,父母就很緊張地說他是低成就,這種標記有可能是錯誤的。因為有些退步可能只是暫時的原因造成的,一旦原因消失,功課就會好轉(zhuǎn)。如果輕易地說某個學生是低成就學生,這種標記可能不利于孩子的自尊心,容易造成負面的影響。
因此,對低成就的認定,站在教育的立場上說應以“發(fā)掘及教育從寬,標記從嚴”的方式進行,也就是隨時掌握孩子的發(fā)展,一旦出現(xiàn)成就落差時就應找出原因,并加以解決,使之盡快從失敗中站起來。另一方面,即使孩子暫時表現(xiàn)不佳,也絕不輕易說他是低成就的孩子。
成就與能力落差檢核表
檢核說明:
1. 檢核的目的:評估成績與能力間的落差,以便了解原因,幫助孩子取得學業(yè)上的進步。
2.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有差異,不同領域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孩子表現(xiàn)好或不好都應與其個人在各領域的相對能力進行比較。
3. 假設孩子在某一領域或科目的成績與該領域的能力相符,則該領域的表現(xiàn)就算正常;若有落差,則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
4.檢核要根據(jù)成績與能力資料,以及相關證據(jù)進行。進行前應盡可地能搜集能表現(xiàn)個人能力與成就的所有資料,并加以存儲。
5.能力評估,可參照《能力檢核表》。
6.根據(jù)成績,比較個人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并將評估結果注記于相對應的領域下。
“4”表示“特優(yōu)”:團體中個人表現(xiàn)或成績居于最前面的5%。
“3”表示“優(yōu)”:團體中個人表現(xiàn)或成績居于最前面的75%~94%。
“2”表示“普通”:團體中個人表現(xiàn)或成績居于中間,在25%以上,74%以下。
“1”表示“中下”:團體中個人表現(xiàn)或成績居于后面的24%以內(nèi)。
7.過去6學年內(nèi)表現(xiàn)的最佳成績可假設為能力評估的一部分,如果孩子過去在某一領域有很好的表現(xiàn),表示孩子在該領域的能力很好。
8.落差檢核是以能力評估結果減去最近一學期的成績評估結果。
“0”表示成績與能力相符。
“1”表示有落差。
“2”表示落差大。
“3”表示落差很大。
例如孩子的數(shù)學能力評估是特優(yōu)“4”,但最近一學期數(shù)學成績評估卻是“1”,檢核時則以“4”減“1”等于“3”,那么表示孩子最近一學期的數(shù)學成績與其數(shù)學能力間有很大的落差。
9.檢核時要注意比較團體是否相同,盡量以相同的團體進行比較。
10.智力(一般能力)與學業(yè)總成績之間具有落差,表示整體表現(xiàn)不夠理想;某一領域具有落差,表示該領域表現(xiàn)不夠理想。表現(xiàn)不夠理想,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
11.\t檢核結果不一定絕對正確,必須與其他數(shù)據(jù)相互印證,數(shù)據(jù)不同或增多時應重新檢核。
12.\t檢核人可以是父母、老師或孩子自己,三者能共同討論檢核更好。檢核過程應讓孩子參與,結果也要與孩子一起討論,并借此鼓勵孩子在有落差的領域檢討改進。找出落差,目的不在指責或標記孩子,而是要幫助孩子進步。
13.\t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力,即使目前在某些領域表現(xiàn)已經(jīng)不錯了,成績與能力間沒有落差,但這也并不表示孩子在這些領域就沒有再進步的空間。
14.\t參考本書第三章。
成就與能力落差檢核表
學生姓名: 就讀學校: 年級: 出生年月: 年 月
檢核注記(評估結果以數(shù)字在其領域下注記,如:特優(yōu):4;優(yōu):3;普通:2;中下:1)
* 學術性向(學科科目)
藝術才能
領導能力
創(chuàng)
造
能
力\t其他特
殊才能
音
樂\t美
術\t舞
蹈\t\t\t體
育\t計
算
機
能力檢核結果(參考《能力檢核表》)
比較團體
過去六學年內(nèi)最佳成績
學年
評估
比較團體
落
差
檢
核\t三年前學年成績
評估
比較團體
兩年前學年成績
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