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唐開國(2)

唐原來是這樣 作者:王者覺仁


 

九月初,李淵率部進抵河?xùn)|(今山西永濟市)。河?xùn)|城扼守黃河渡口,可謂關(guān)中門戶,其戰(zhàn)略地位十分突出。此城長期由隋朝名將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經(jīng)營鎮(zhèn)守,防御極為嚴密,加之地形險要,所以易守難攻。李淵率部圍攻多日,想盡了各種辦法,可河?xùn)|城依舊固若金湯。李淵意識到這座堅城不可能輕易攻克,遂準備放棄河?xùn)|,沿河岸北上,從北面的渡口入關(guān)。然而,裴寂等人卻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屈突通手握重兵、固守堅城,就算今天繞開他,萬一我們不能攻下長安,撤退時就會遭到河?xùn)|的阻擊,到時候腹背受敵,形勢將萬分險惡。不如先全力拿下河?xùn)|,然后西進。河?xùn)|是長安的門戶,屈突通一旦戰(zhàn)敗,長安城指日可下!”

裴寂等人話音剛落,李世民馬上又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他說:“不然。兵貴神速,我們擁有連戰(zhàn)連捷的余威和四方來附的部眾,如果快速西進,長安必定震恐,很可能在他們來不及作出反應(yīng)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像秋風(fēng)掃落葉一樣把城池攻了下來。如果逗留在堅城之下,自陷于疲敝之境,使長安有充分的時間加強防御,而我們自己卻白白貽誤戰(zhàn)機,一旦軍心離散,那大事就不可為了!”

這是李淵集團在軍事戰(zhàn)略上發(fā)生的第二次分歧。

這一次,李淵兼聽了雙方的意見,決定雙管齊下、兵分兩路。他命令各將領(lǐng)留下來繼續(xù)圍攻河?xùn)|,由他本人與李建成、李世民親率主力渡河入關(guān)。

九月十二日,李淵一進入關(guān)中,各地隋朝官吏立刻望風(fēng)而降,紛紛獻出所轄郡縣。其中,華陰縣令李孝常獻出了下轄的永豐倉,極大地滿足了義軍的糧草和物資需求。此外,京兆府所屬各縣也紛紛派遣使者來向李淵投降。

十六日,李淵抵達朝邑(今陜西大荔縣東),隨后命李建成、劉文靜等各軍進駐永豐倉,并扼守潼關(guān),防備可能出現(xiàn)的隋朝援軍;同時又命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等各軍進攻渭水以北的涇陽、云陽、武功、盩厔諸縣,從北面對長安進行包抄。

在李淵進入關(guān)中之前,他女兒平陽公主早已在此起兵。她聯(lián)合當(dāng)?shù)氐牧x軍,攻克了長安外圍的許多隋軍據(jù)點,為李淵的西進徹底掃清了道路。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在渭北會師之后,遠近各地的官吏士民和義軍首領(lǐng)紛紛前來歸附,李世民精心挑選了一批才俊之士作為自己的左右手。其中一個人,就是后來的名相房玄齡。

房玄齡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博覽經(jīng)史,在文學(xué)和書法上均有很高造詣。少年時代曾隨父親房彥謙游京師,其時國家安定、天下太平,人人都認為隋王朝一定會江山永固。可房玄齡在長安逛了幾天后,卻從鼻孔里重重地哼了一聲,對父親發(fā)表了一番時政感言。

他不僅痛罵隋文帝楊堅“混諸嫡庶,使相傾奪”,還說到頭來必定“內(nèi)相誅夷,不足保全家國”。他父親聽了這番大逆不道之言,本來就已經(jīng)嚇得不輕,沒想到房玄齡最后又說了一句:“(隋朝)今雖清平,其亡可翹足而待。”(《舊唐書·房玄齡傳》)

最后這句滅九族的話徹底把他父親嚇得魂飛魄散。

當(dāng)時房彥謙絕對不會想到,短短十幾年后,房玄齡的預(yù)言就變成了現(xiàn)實。

十八歲那年,房玄齡中了進士。當(dāng)時的吏部侍郎高孝基素以“知人”著稱,見過房玄齡后,大為驚嘆,忍不住對同僚說:“我閱人無數(shù),此少年將來必成偉器,只可惜看不到他‘聳壑凌霄’的那一天?!?/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