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羅馬帝國,再叫他法蘭克國王是不是有點委屈人家呢?查理自己難道沒有啥進一步的要求嗎?查理淡淡地一笑,告訴我們:“有福之人不用愁,我一犯困就有人送枕頭!”
查理跟羅馬教廷的關(guān)系好,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他也能左右一些教皇的選任之類的事務(wù)。比如當時的教皇利奧三世,就是在查理的支持下順利當選的。他上任后自然是百般地說查理好。教皇自從有了自己的土地,羅馬那些貴族都有點眼紅,所以隔三差五地找教皇發(fā)難,估計利奧三世自己的行為也不是特別謹慎,上任不久的某天,在大街上晃悠的教皇就被一群貴族圍攻,隨后被關(guān)了禁閉。主事的羅馬貴族聲稱利奧三世犯有道德敗壞、生活放蕩、品行不端等長篇罪行,還說他們預(yù)備挖掉教皇的眼珠子并切掉他的舌頭以凈化教廷的風(fēng)氣。根據(jù)《羅馬帝國睡著了》我們知道,羅馬人說是要切下部分器官,那一般還是下得了手的。不過羅馬貴族出名的辦事不靠譜,抓了教皇這么大的事也不認真對待,還沒來得及挖眼睛割舌頭,利奧三世居然全須全尾地跑掉了。
教皇踉踉蹌蹌,狼狽不堪地跑到了薩克森地區(qū),找到了正在種族清洗的查理,哭訴了自己的遭遇。查理馬上放下前線的工作,率領(lǐng)大軍親自護送利奧三世回到羅馬,并召開了宗教大會。查理以法官的身份,宣判了整個事件,迫使鬧事的貴族收回對教皇所有的指控,并發(fā)誓以后不敢了。教皇歸位,重掌教廷,基督教世界的一場風(fēng)波在查理的兵威下消弭。大恩不言謝,利奧三世知道,他需要找個合適的機會徹底報答查理。
當年,也就是公元800年的圣誕節(jié),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查理盛裝出現(xiàn)在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利奧三世主持宏大莊嚴的彌撒,而查理面容祥和地跪在圣壇前祈禱。突然,利奧三世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他拿出一頂金色皇冠,戴在查理頭上,然后大聲宣布:“上帝為查理皇帝加冕,這位偉大的帶來和平的羅馬人皇帝,萬壽無疆,永遠勝利!”世界歷史上王冠加頂?shù)墓适潞芏?,大家還記得,凱撒當年也有這樣一天,不過他戴上花冠時,現(xiàn)場比遭遇寒流還冷。查理不一樣,雖然他幾乎是被皇冠加頂時表情最迷茫的一位,可是他周圍的歡呼聲卻是清晰如雷的。看樣子,幾乎所有人都等待這一天了,只有查理自己還頗為懵懂。
既然支持聲山呼海嘯的,再拿下來就讓現(xiàn)場觀眾失望,讓教皇利奧三世沒有面子了,先戴著吧,現(xiàn)在,查理不是國王了,他是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