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坡會議后,部隊按照會議確定的“集中主力,不打大仗,集小勝為大勝”的戰(zhàn)略方針,頻頻出擊,節(jié)節(jié)勝利。10月4日,劉志丹又由南山脫險回到照金,被任命為副總指揮兼參謀長,更加強了部隊的領導力量。
革命力量的恢復和壯大引起了敵人的恐慌,10月上旬,敵人調集了四個正規(guī)團和六個縣的民團共6000余人,向照金根據地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進攻。面對強敵,高崗與王泰吉、劉志丹冷靜地分析了敵情,認為敵強我弱,不宜在狹小的根據地內與強敵周旋,必須跳出包圍,轉到外線作戰(zhàn)。于是,總指揮部決定,主力紅軍轉到外線,尋機殲敵,游擊隊留守內線,堅持斗爭。10月10日,紅軍主力出發(fā)北上。18日,一舉攻克敵人守備薄弱的甘肅合水縣城,斃傷敵人200多名,繳槍百余支,使部隊聲威大震。緊接著,部隊又在合水縣毛家溝門重創(chuàng)敵趙文治團,使該團元氣大傷,不敢再戰(zhàn)。
然而,紅軍主力在外線的勝利仍然無法避免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失守。雖然留守根據地的游擊隊英勇頑強地與敵人血戰(zhàn),在保衛(wèi)照金根據地的首府薛家寨的戰(zhàn)斗中,一天曾經打退了敵人的數(shù)十次進攻,予敵以重大殺傷,但游擊隊也傷亡慘重。敵人于10月16日占領了薛家寨,堅持了十個月之久的照金根據地終于失守。
照金根據地的失守,使陜甘邊紅軍再次陷入漂泊的困境。到哪里安家?怎樣發(fā)展?由誰來領導?這支西北紅軍的主力部隊又一次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為了決定紅軍的下一步行動方向,11月3日至5日,陜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在甘肅省合水縣包家寨召開會議,作出了三項極其重要的決定:
第一,撤銷陜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恢復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首先成立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由王泰吉任師長,高崗任政委,劉志丹任副師長兼參謀長。
第二,開辟陜北、陜甘邊、關中三個游擊區(qū)。在這三個游擊區(qū)分別由四十二師派出一些干部,建立三路游擊隊。
第三,軍事后方移至南梁,創(chuàng)建以南梁堡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
11月8日,部隊根據包家寨會議決定,在合水縣蓮花寺正式成立了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全師人槍500余,下轄紅三團和紅四團兩個團。同時建立了紅四十二師黨委,由楊森任黨委書記。
南梁位于陜甘兩省交界處,地處橋山山脈中段大梁山南麓,東距延安、西距慶陽、北距保安(今志丹縣)均很遠,南卻與原照金革命根據地相鄰。南梁地區(qū)以荔園堡川的南梁堡為中心,包括平定川、豹子川、林鎮(zhèn)川、玉皇廟川、白馬川、二將川、大鳳川等,方圓百余里。這里重巒疊嶂,梢林密布,溝壑縱橫,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根據地的理想之地。紅四十二師于11月中旬進入南梁地區(qū)后,首先掃蕩了反動民團,然后發(fā)動民眾,在各地逐步建立起了農民聯(lián)合會和赤衛(wèi)軍。紅四十二師還派出一批軍事干部,撥出部分武器彈藥,幫助地方組建游擊隊。為了廓清南梁外圍,紅四十二師主力在根據地基本建立后,又主動轉入外線,先后擊潰了井岳秀部一個營,全殲了新堡民團和趙溝民團,消滅了陜西警備騎兵旅四個連,為創(chuàng)建并鞏固南梁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應當說,高崗為紅二十六軍的重建和南梁根據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功不可沒。然而,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高崗卻過不了美色關。1934年1月初,高崗在正寧南邑堡戰(zhàn)斗結束后打掃戰(zhàn)場時,見一窯洞內有一婦女,便上前調戲。此事恰好被紅四十二師政治部主任黃子文發(fā)現(xiàn),并報告了師黨委。
1月上旬,紅四十二師黨委在合水縣藺家砭召開會議。此時紅四十二師因1月初師長王泰吉請求去豫陜邊做兵運工作,已經由劉志丹任師長。這次會議對高崗在正寧南邑堡的嚴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決定撤銷他的師政委職務,由師黨委書記楊森接任。
高崗因違紀被撤銷了紅四十二師政委職務后,被下派到第二路游擊隊,任總指揮部政委,總指揮是楊琪。
包家寨會議決定開辟三個戰(zhàn)略游擊區(qū),建立一、二、三路游擊隊后,隨著南梁根據地的建立,各路游擊隊逐步發(fā)展壯大起來。當時第一路游擊隊主要活動在安定縣一帶,第二路游擊隊以南梁為中心,第三路游擊隊以照金為中心。由于第二路游擊隊實際上就在南梁根據地內,能夠及時得到紅二十四師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在各路游擊隊中發(fā)展最快。
1934年2月,國民黨陜甘軍閥調集了八個團的兵力,向陜甘邊根據地發(fā)動了大規(guī)?!皣恕?,企圖將新生的革命根據地扼殺在搖籃中。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紅軍主力繼續(xù)采取外線作戰(zhàn)的方針,紅四十二師跳出南梁,轉入外線,二路游擊隊則堅守南梁,與敵人展開游擊戰(zhàn)。
1934年3月,劉志丹率領紅四十二師回師南梁,與高崗、楊琪率領的二路游擊隊會師,然后一起向北進發(fā),突襲藺家砭,輕取崖窯,在慶陽元城活捉國民黨第四自治區(qū)區(qū)長高明山,在趙梁子消滅譚世麟部一個騎兵連。4月上旬,紅四十二師在二路游擊隊的配合下取得西華池大捷,全殲敵人兩個營共600多人,創(chuàng)造了紅二十四師成立以來的殲敵最高紀錄。西華池大捷也成為粉碎敵人“圍剿”的決定性一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