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時,林語堂說長大后要當作家,他偷偷寫了一本教科書,隔一頁是課文,一頁是插圖,后來被大姐發(fā)現了,全家的兄弟姐妹都能背誦其中的一首詩:“人自高,終必??;持戰(zhàn)甲,靠弓矢。而不知,他人強;他人力,千百倍?!?/p>
在上海圣約翰大學時,有次林語堂一個人斜倚欄桿,做出沉思狀。同班同學見了,以為他想家了,過來安慰他,誰知林皺眉問道:“梁啟超為什么成了今天的梁啟超?”原來,他剛剛看了《飲冰室文集》,對梁啟超的政體改革策略很是佩服,所以在欄桿前回味,同學直呼上當。
林語堂熱愛運動,擅長打網球、踢足球、劃船、賽跑。他以5分鐘一英里的成績刷新了圣約翰大學該項運動的學校記錄;曾任校劃船隊的隊長;一度對棒球興趣濃厚,一有空閑,就拉上夏威夷來的留學生根耐斯一起練?,一練就是幾個小時,不久他就成了一個高水平的壘手,投的上彎球和下墜球很少有人能接住。林語堂甚至被選為中國隊的代表,參加了遠東運動會,可惜沒有獲得獎牌。
在大二的結業(yè)典禮上,林語堂先后四次走上領獎臺,其中三次是個人得獎,剩下一次是以講演隊隊長身份領取獲勝的銀杯,轟動一時。
在美國讀書時,一次夫人廖翠鳳動手術,林語堂交納住院費后,只剩下13美元。他只能去買了一大罐老人牌麥片,接下來一個星期,每日三餐餐餐麥片,幸好廖家的匯款即時匯到,方才解脫。從此林的腸胃對麥片產生了抗拒心理,再也不吃麥片了。
從哈佛畢業(yè)后,林語堂到德國讀博士學位。林快畢業(yè)時,廖翠鳳正懷著長女,因為沒錢,同時也不希望孩子成為德國人,林語堂準備讓妻子回國分娩,買了回國的船票,準備等博士考試的第二天就動身。廖擔心丈夫不能獲得學位,林卻信心十足。考試結束,林語堂順利獲得學位,廖翠鳳開心地在大街上當眾就親吻了林語堂。
馬星野這樣回憶在廈大任教時期的林語堂:“林先生只有三十上下。經常穿長袍黑馬褂,梳得亮亮的頭發(fā),俊秀英慧之態(tài),不但光彩照人,而且慧氣逼人?!?/p>
林語堂生活上不拘小節(jié),在宴席上,他弄不清自己的酒杯和鄰人?酒杯,經常喝錯。有一次,他和夫人應邀去一個美國朋友家中吃飯,結果弄錯了日子,提前一個星期去了,二人知道弄錯后還傻傻地一直坐在朋友家的客廳里,朋友的夫人只好馬上準備飯食,胡亂給他們做了點吃的。
章克標回憶,林語堂到上海時,不再著西服,而是穿中式長袍馬褂,足登青布鞋子。他說中式服裝穿著最舒服,四肢百骸自由自在,穿西服像被綁捆了那樣,動彈不得,尤其領帶一系,扣住喉嚨,氣都透不過來,他將系領帶稱作“狗領”。
葉靈鳳回憶,林語堂辦《論語》,每期都要由出版社時代公司帶著稿費和編輯費去,他才給稿件。?時林住在吉斯菲爾路的一棟洋房內,門口立著寫有“內有惡狗”的木牌子,時代公司的職員恨他的態(tài)度過于“猶太”,曾提議替他在木牌上續(xù)兩句:“認錢不認人,見訪諸君莫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