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招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1)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作者:成墨初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們早已習慣了站著說話,對孩子發(fā)號施令,把自己的思維和主觀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慮到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當自己的愿望與孩子的想法產(chǎn)生碰撞的時候,父母就會對孩子大失所望,然后強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根本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如果父母“蹲下來”,蹲到和孩子一般高時再開口說話,情況又會怎樣呢?

至少,孩子肯定會認真地聽你說話,這一點非常重要。倘若你在說話,而他心不在焉,那么即使你說得再多,道理再正確,又有什么用呢?

“蹲下來”吧,只有“蹲下來”,不再居高臨下,與孩子完全處于平等時,孩子才會把他的真實想法告訴你——這就是孩子為什么喜歡把心里話對自己的朋友說,卻不愿與父母說的原因?!岸紫聛怼?,這一步很關鍵,因為不管孩子的想法對還是不對、有無道理,你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父母能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民主的空氣,這是孩子的幸運。在這樣的家庭,孩子會覺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經(jīng)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睙o數(shù)事實也表明,父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來關心孩子,反而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轉變姿態(tài),像對待朋友那樣去關愛孩子,才有可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

一天,劉芳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兒子在學校和人打架了,被扣在學校,老師讓家長到學校領人。劉芳聽完電話當即火冒三丈,決定這次一定要狠狠教訓一頓這個調(diào)皮鬼。

于是在去學校的路上,劉芳忽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我打兒子一頓,難道就真的能收到預想的教育效果,保證兒子以后不再打架了嗎?有了這樣的念頭,在學校見到兒子之后,劉芳沒有發(fā)作,而是平靜地將兒子帶回了家。

回家之后,劉芳也沒有發(fā)作,而是耐心地幫兒子在傷口上貼上創(chuàng)可貼,并且下廚為兒子做了可口的飯菜。當兒子一口口吃著飯菜時,劉芳才開口述說,述說自己是如何擔心兒子,自己是如何盼望兒子早點回家。聽著聽著,兒子的聲音哽咽了,哭著撲進劉芳懷里,說自己錯了,對不起媽媽,以后再也不打架了,再也不讓媽媽擔心了。

聽了兒子的承諾,劉芳會心地笑了。

劉芳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看待孩子的過失,使孩子能感受到母親對他人格的尊重,感受到他與母親在地位上的平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父母喜歡用成人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孩子稍有失誤,就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批評,這是不正確的。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他們都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他們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增強孩子獨立意識的有效方式。

父母不要再居高臨下,甚至死抱著某些封建殘余意識不放;也不要總是以責備、教訓的口吻同孩子交談;更不要總是認為作為長輩,面子是萬萬不能沒有的,其實有句俗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何況面子確實會影響父母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父母應該順應這個時代的發(fā)展,真正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尊重的朋友關系,才能使彼此拉近“代溝”,相互敞開心扉,更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

無論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也無論聽起來多么沒有道理,父母也要學會耐心傾聽,讓孩子盡情傾訴。父母還應該再學會多問一些為什么,比如孩子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想法,孩子為什么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孩子為什么不贊同父母的看法等等。

只要這樣做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通暢。也只有這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才會越來越容易,父母同孩子之間的緊張關系才會越來越改善,家庭才會越來越和睦。有句話叫“家是休息的港灣”,這句話不僅針對夫妻如此,針對父母如此,同樣對于孩子們也是如此。

那么父母如果真心實意地愿意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有沒有什么捷徑或者最佳方式呢?以下,是一些教育專家的意見,不妨參照一下試試。

忌用過激的語言

好的意識還得用好的語言來表達才行。父母的感情和孩子的幸福緊密相連,自然沒有哪位父母任何時候都沉得住氣。越是激動的時候,越有可能把不該說的話說出來。

跟孩子說話不宜啰嗦

有些父母教育費盡心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表面上看來,他們是在與孩子公開交談,殊不知他們的某些話,恰恰是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最常見的弊病就是某些父母那種教條似的長篇獨白,一開始就是:“當我和你一樣年紀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對父母的這種表演評論說:“這種說教式的談話,我們不喜歡?!逼湫Ч上攵?。

語言一定要發(fā)自真心

凡是關系融洽的家庭,家人之間交談時,語言都充滿著愛心和親切感,態(tài)度和藹。而那種直來直去,不講究方式的語言,用意雖好,也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具體的語言方式,因人而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