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騎射手歸來
"一個可憎、丑陋和墮落的民族",這是阿米亞努斯對匈人所作的評論,他當時在羅馬帝國內(nèi)寫作。在他和他的讀者眼里,羅馬帝國就是文明的典型。他抱有偏見并不讓人覺得奇怪;他是在描寫攻擊帝國并且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的敵人。帶著后見之明生活在養(yǎng)尊處優(yōu)之中的我們,應該把偏見拋到一旁,對匈人表示出一些尊重,盡量找出阿提拉的民族產(chǎn)生這樣大的影響的原因。
他們的力量建立在四種要素之上:
● 一種古代的技能,馬上騎射;
● 一種古代武器的新改良版,后彎弓;
● 一種新的戰(zhàn)術(shù)技能;
● 領(lǐng)袖才能。
阿提拉本人將是下一章的討論對象。我們現(xiàn)在感興趣的是他得以制勝的因素:那些用弓武裝起來的馬背上的草原游牧民的技能和野心。在火藥像擊潰日本武士和瑞士長槍兵一樣把馬背上的弓箭手從歷史中完全轟下來之前,馬上騎射是一種兩千年來一直威脅著整個歐亞大陸城市文明的軍事技術(shù)。但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nèi),這種能勾畫出從滿洲到俄羅斯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武士形象的技能就不再被使用了,而且?guī)缀跻獜挠洃浿邢Я恕,F(xiàn)在,它只留存在了游牧民族箭頭所對準的敵人們以及脫離實際的戰(zhàn)略家的講述之中。這些騎射手自己沒有留下文字。沒有人在他們消失以后還有關(guān)于他們實際上是如何在馬背上射箭的線索:如何從箭袋中滑出箭,將它們搭上弓,再射出去,一次又一次,同時還是坐在一匹高速奔馳的馬上,更不用說還要保持在編隊之中。沒有人嘗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