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穿的自主
媽媽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么衣服,切忌隨自己喜好而不顧孩子的感受。
3.玩的自主
不少孩子在玩游戲時,并不想讓成人教給他們游戲規(guī)則,更愿意自己決定游戲的方式,并體驗其中的樂趣。媽媽可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和玩的方法,這樣做可以極大滿足孩子的自主意識,幫助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方法二:讓孩子有參與的機會
孩子做事缺乏主見,通常與家長缺乏和孩子的溝通,做事武斷,不注意尊重他們的要求有關(guān)。
因此,媽媽應(yīng)該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愿望的機會,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君君家的房子裝修時,君君媽媽把兒子當(dāng)成了小大人,經(jīng)常與他商量:
“你喜歡自己房間的墻壁涂什么樣的顏色呢?”
“你喜歡把書架擺放到哪里呢?”
“你認(rèn)為什么款式的家具好呢?”
有時,君君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媽媽就會鼓勵兒子發(fā)表意見:
“如果是你,你該怎樣做?”
“我想聽聽兒子的意見?!?/p>
通過裝修房子,君君感到媽媽對他特別重視,因此他備受鼓舞,在任何場合都愛表現(xiàn)自己了?,F(xiàn)在,他不僅當(dāng)了班級干部,而且做什么事都“振振有詞”,喜歡主動承擔(dān)家里家外的一些事情。
方法三:為孩子提供及時的幫助
讓孩子有主見并不是鼓勵他去盲目地做事情,而是讓孩子在掌握了事情的發(fā)展趨勢的情況下再去做事情。因此,在孩子進行重大決定時,媽媽可以幫助孩子收集資料,了解和熟悉各選項,這有助于孩子進行科學(xué)選擇。
如果孩子平時自主性很差,媽媽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資料,找出各選項的利弊,最后了解孩子作出選擇的動機。如果孩子平時就很有主見,媽媽則可以讓他自主完成選擇。當(dāng)然,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自主能力,家長這種把關(guān)的尺度也應(yīng)該不一樣。
方法四:讓孩子學(xué)會說“不”
一位媽媽曾寫下了下面一段話:
漸漸的,我意識到,兒子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應(yīng)該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找了一個合適的時間,我開始與孩子聊天。
“如果你吃飽了,媽媽還讓你吃飯,你會怎么做?”我問孩子。
“我告訴媽媽我已經(jīng)吃飽了,不吃了?!焙⒆诱f。
“如果你正在寫作業(yè),媽媽過來和你聊天,你會怎么做?”
“我會告訴媽媽我正在寫作業(yè),請不要打擾我?!焙⒆诱J(rèn)真地說。
……
“兒子,今天你的回答都很對,都很精彩。你要記住,不要盲目地相信大人,有自己的想法就要大膽地說出來,大人們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不喜歡你,相反,我們會認(rèn)為你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
后來的很多事情都證明,我鼓勵孩子學(xué)會說“不”是正確的。從此以后,孩子變得不再盲從,不久之后,還當(dāng)上了班長。
一個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在別人眼里永遠都是唯唯諾諾、沒有想法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