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那年陳奐生進城回來后,身價大增,鄉(xiāng)親們也都把他視為重要人物看待,不再把他說的話當笑料或者愛理不理的。陳奐生見此,說話也大聲了,且每天都往人堆里湊。久而久之,他吸取了眾人的大量精華,成了一個話匣子。不過,人們總是嫌他學別人說的那些事兒都大變了味,并不怎么愛聽他說事兒。陳奐生意識到這點,極力加深自身修養(yǎng),有機會去學了幾個字,從以前的大字不識幾個到如今只剩下幾個不識的大字了。此后他飽覽全書,雖然都如牛聽琴彈,但在那些無知的鄉(xiāng)親們面前,他儼然就是一個大教授,所說的話都成了真理,即使胡編亂扯眾人也深信不已。
十年前陳奐生得一孫,由于兒子外出打工,所以將孫子托與他撫養(yǎng)。近來孫子每到周末便不遠千里聯(lián)合眾小孩上城去,東湊西湊的帶著許多錢說是去上網(wǎng)。陳奐生以為此乃林中捕鳥拉網(wǎng)的那個“上網(wǎng)”,以為孫子自小就會自力更生,大喜,給予極大的支持。只是從未見過孫子有所收獲,心中迷惑不已。今日孫子歸來時,陳奐生忍不住問:“我的小祖宗啊,城里的鳥會比我們這小山屯多嗎,但怎么不見你網(wǎng)到什么呢?”孫子先是一驚,一頭霧水,之后恍然大悟,大笑道:“哈哈,爺爺,您說什么呢,我哪是去網(wǎng)鳥啊,那是電腦,上網(wǎng)玩游戲的,您不會不知道吧?!标悐J生頓時暈頭轉(zhuǎn)向,不知所云。
卻說陳奐生在孫子面前丟盡了臉后,急忙去查找相關資料,終于弄清是怎么一回事。他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文章都說網(wǎng)絡對小孩很不好,說了很多負面的影響,于是決計勸導孫子不要迷戀網(wǎng)絡。他找來孫子,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小祖宗啊,這個網(wǎng)啊,還是少上為妙,我聽說這個對小孩很不好啊?!薄盃敔?,您沒上過網(wǎng),您不知道的,那個是非常好的。”陳奐生一時想不出怎么反駁,想了又想,靈機一動,引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說:“大詩人淘淵明你應該知道吧,他以前也是一直上網(wǎng),最終醒悟,才成了一個大名人。他有句詩叫‘誤入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說的就是自己曾經(jīng)錯誤地迷戀上網(wǎng),浪費了自己三十年的好時光。如果不是這樣,他的成就會更大。你看‘一去’這個詞,說明時間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多可怕啊,人有幾個三十年?要珍惜?。 标悐J生以為孫子無知,就以此胡編亂造來教導他,不過孫子還是不怎么信。
再說陳奐生始終不明白為什么一張網(wǎng)會有這么大的威力,難道網(wǎng)絡就是指網(wǎng)羅包絡,在建立起網(wǎng)絡世界的同時世界就都被它網(wǎng)絡了。他越想越怕,孫子哪天要是也被網(wǎng)走不回來了不就不好了。不過,也許許多人都是杞人憂天,以前老說80年代沉溺于電視的孩子會垮掉,可是如今他們成了頂梁柱;之后又有說90年代沉溺于游戲機的孩子會垮掉,可是如今卻也還好好的,陳奐生覺得,這么一推,玩電腦的這一代應該也不會垮。不過由于指責電腦對小孩不好的呼聲比看電視玩游戲機的那一代多得多,他還是有點放不下心,決計著去親身體驗一下。
說話間就上路了,進城后,不花費多少時間就找到了好幾間網(wǎng)吧。挑了間進去,靈感突來,作了首詩:
網(wǎng)吧網(wǎng)吧,遍地開花。
是非之處,學生穿插。
廢寢忘食,玩累了趴。
起來再玩,都樂哈哈。
摸索大半天,陳奐生基本上會操作了。他首先想看看上網(wǎng)的都是什么人,于是找人聊天。他想給自己起個網(wǎng)名,虛心向旁邊的人請教,覺得Handson最妙,既和奐生有幾分諧音,且又是英文,中文意思也不錯,便定了下來。起初覺得一老骨頭用如此虛偽之名,罪惡感極大,但一看到網(wǎng)上的都是比此更為虛偽的名字,反而覺得此名不好,便又多注冊了幾個。如今生活中是一名多人,而網(wǎng)絡上都是一人多名,現(xiàn)實中要是這樣,派出所的戶籍登記員不就得手腳并用了。
研究了幾天,陳奐生發(fā)現(xiàn)其實網(wǎng)絡是個很好的東西,資源便宜又豐富,用一本書的錢還可以看一百多本書,只是奇怪為什么看到周圍眾人都在浪費資源,不是玩游戲就是聊天。如今的學生如果不是老師布置的話,幾乎沒人會上網(wǎng)學那些大人們所公認的知識,說是學知識的也只是學游戲知識,絲毫不愿看那些所謂的有用的知識,這個很不好理解,他做了一番調(diào)查,此事不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