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jié):第八章 尋訪(3)

梵天之眼 作者:蒲岸


地面上居然是一道道縱橫交錯的溝槽,每一條大約有五公分左右寬,溝里澆了水。乍一看,就像是一片縮微的河網(wǎng)。看來,那兩位老者所言不虛。

柳墩兒把魚丟進鍋里,添水。邁著小碎步到處亂翻,好像在找什么東西。走直線,拐直角。面朝的方向永遠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

沈默和夏曉薇紛紛躲避。

柳墩兒四處翻了半天,似乎沒有找到想要的東西。最后,搬了一個木頭方凳,放在一個古式的立柜邊上,踩著方凳打開了木柜的門,在里面扒拉了好一會兒,扯出兩個布包袱丟在地上。布包袱落地時聲音很重。柳墩兒下地,從布包袱里面扯出一些衣物,填到灶膛里—幾乎已經(jīng)絕跡的土灶。這種土灶,沈默和夏曉薇只是在老電影里看到過。

柳墩兒劃著了火柴,放進灶膛。

“他是在燒衣服煮魚!”夏曉薇瞪大了眼睛,“那魚還沒有去鱗去內臟呢!”

“何止!魚腮上還穿著柳樹枝呢。鍋里除了水和那條魚,什么都沒有?!鄙蚰穆曊f,并在嘴邊豎起食指。

夏曉薇附在沈默耳邊悄悄地說:“剛才那老大爺不是說柳墩兒吃生魚嗎?”

沈默示意夏曉薇別出聲。

柳墩兒的灶膛里冒出一股濃煙,并伴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夏曉薇開始咳嗽起來,用手捂著嘴。

好在不一會兒,柳墩兒就停了火。只是,時間太短,鍋都沒有燒熱。柳墩兒拿了一個大海碗,把連著柳樹枝的魚撈在碗里,走到床邊。將碗放在床頭的一個小木幾上面。然后,就蹲在地上,看自己的河網(wǎng)。

“他這是什么意思?”夏曉薇問。

“大概這條魚是給他的老母親煮的?!?/p>

夏曉薇的心里猛然一沉,就像是突然被什么東西擊中一般,隱隱地疼痛。

柳墩兒動物般反哺的本能讓人動容—盡管他做得如此糟糕。

夏曉薇慢慢將地上散落的衣物疊好,放回包袱里。那些衣物,都是些極普通的極家常的,很舊了。從衣服上看,柳墩兒家的日子就好不到哪里去。她開始懷疑曾平教授的話,這樣的一個家里會有什么東西對解謎有用?突然,夏曉薇的手停住了。觸到包袱里一個硬硬的東西。手伸進布包袱里面摸索,一點點抽出來。是一個硬殼的日記本。封面上用毛筆寫著一行字:于道泉日記。

沈默走過來,伸出手。夏曉薇將日記本遞給沈默。沈默翻了幾頁,興奮地說:“就是它!就是這個東西!”

“于道泉是誰?”夏曉薇問。

“于道泉可是個大名人!”沈默說。

“名人?我怎么沒有聽說過?”夏曉薇不以為然。

“這不奇怪,因為你不是學歷史的。我簡單介紹一下吧!于道泉是現(xiàn)代著名藏學家,我國現(xiàn)代藏學的奠基者之一,山東省臨淄人。你聽說過《倉央嘉措情歌》嗎?”沈默看著夏曉薇。

夏曉薇點頭:“聽說過,但沒讀過。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一本詩集?!?/p>

“《倉央嘉措情歌》就是由于道泉先生翻譯成漢語的?!鄙蚰S手翻看著那本日記。

“于道泉和柳墩兒他們家是什么關系?于道泉的日記怎么會在他們家?”

“這個問題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剛才那個老大爺說,柳墩兒的爺爺是齊魯大學畢業(yè),按時間推算,應該和于道泉先生的年齡相當。于先生也是在齊魯大學畢業(yè)。會不會柳墩兒的爺爺和于先生是同學?這個問題不是我們考慮的重點,就是柳墩兒的爺爺偷來的也和我們沒關系。我們只要這個東西?!鄙蚰瘟嘶问掷锏娜沼洷?。

“曾平教授又沒有明說是什么,只說有一樣東西。你怎么就斷定是這本日記?”

“這很容易??磥恚疫€得介紹一下于道泉先生。于道泉先生之所以走上藏學之路,完全是因為泰戈爾。1924年,于道泉本來獲得了公費留美資格。此年4月,恰逢泰戈爾先生來中國訪問,于道泉先生擔任臨時翻譯。泰戈爾對于道泉先生很賞識,他建議于道泉先生赴印留學。出于對泰戈爾的仰慕,于道泉先生欣然應允,并決定放棄公費赴美的機會。然而,于先生最終未能成行,因為泰戈爾的學術交流計劃未能與當時的北洋政府達成共識……這本日記里面,說不定就有這段時間的記錄。”沈默再次晃動那本日記。

一說到泰戈爾,夏曉薇就明白沈默為什么斷定曾平教授說的東西就是這本日記了。泰戈爾,這位一生用孟加拉文寫作的印度文豪,這段日子里已經(jīng)被多次提及了。

柳墩兒在看著滿屋的溝溝壑壑,很專注。

沈默和夏曉薇帶著于道泉日記離開了柳墩兒的家。

馬路對面,兩個老大爺還在下棋。

沈默掏出一千塊錢:“兩位大爺,麻煩關照一下我那傻弟弟。我們這次是來辦事的,不知道我姨媽過世。辦完事我就來接柳墩兒?!?/p>

胖大爺感慨萬端地說:“小伙子,行!我老漢說句不中聽的話,按說像你們這種驢尾巴吊棒槌的親戚,柳墩兒的事你可管可不管。管呢,是情義;不管呢,是本份。再說了,柳墩兒是個傻子,不管,他不會怨你;管了,他也不知道領你的情。今天你能拿出這一千塊錢留給柳墩兒,說明你是個好人!夠情義!我替這傻子謝謝你。你放心,不管你以后還會不會回來,我們都會看好你這個傻兄弟?!?/p>

沈默連聲稱謝。

而后,他們打車返回江北大學。但是,夏曉薇的心里卻沉甸甸的。

注一:鄧鐘岳(1674~1748)。字東長,號悔廬。山東聊城人??滴跛氖吣?1708)中舉人,六十年(1721)登進士一甲第一,入翰林。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工書,能詩文,康熙曾有“字甲天下”之譽。著有《知非錄》《寒香閣詩集》4卷,《文集》4卷。

注二:于道泉(1901~1992)。字伯源,山東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葛家莊人。齊魯大學肄業(yè)。1934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1938年至1947年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非洲研究院高級講師。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講師、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從事藏學研究,研究動用拉丁字母拼寫拉薩話全部聲韻調的符號系統(tǒng)。與趙元任合譯《第六代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主持編纂《藏漢對照拉薩口語詞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