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K線密碼注意事項(3)

K線其實很簡單 作者:宋建文


第二節(jié)K線應與技術指標融合應用

上一節(jié)說了將K線系統(tǒng)與均線系統(tǒng)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地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同時也會得到不同的分析結果,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的。同樣,將K線系統(tǒng)與技術指標融合應用也能夠達到提高分析準確率的效果,這一節(jié)就結合一些實例讓大家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筆者以K線結合MACD指標使用先給大家進行分析。

MACD指標即指數(shù)平滑指標,當MACD形成金叉(DIFF線上叉DEA線),股價往往會上漲,而當MACD形成死叉(DIFF線下叉DEA線),則股價往往會下跌。但光靠這樣的指標來操作,往往成功率不高,因為指標都存在著“滯后性”。

因而結合K線的技術含義和技術指標的技術含義進行操作,就能極大地提高成功率。下面我們結合實例來看一下。

實例:如圖10-4所示,北方國際(000065)在2010年2月23日收出一根放量大陽線,這根陽線上穿所有均線的壓制,K線形態(tài)上形成飛龍在天,此時MACD又處于金叉狀態(tài),投資者就可買入,之后股價繼續(xù)上揚。同樣還是這只股票,2010年4月26日連續(xù)殺跌后再收大陰線,次日跳空震蕩,第三日收出一根大陽線,形成了略有變形的早晨之星。但此時MACD指標是處于死叉狀態(tài)中的,投資者對于這個時候K線發(fā)出的買入信號就要慎重一些,第二天股價確實盤中沖高5%點以上,但動作不夠麻利的投資者很可能沒及時賣出就會被套。

其他還有很多諸如KDJ、RSI、SAR等指標,同樣對股價起到很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投資者在實際使用中一定要將兩者結合起來,通過實體分析,我們就可以明白兩個效應,即“加強效應”和“過度效應”。那么,什么是“加強效應”和“過度效應”呢?

一、加強效應

加強效應,即技術指標與K線系統(tǒng)呈正向發(fā)展。當技術指標與K線系統(tǒng)同時助漲或助跌時,股價上漲或下跌的預期會被加強;如果技術指標與K線系統(tǒng)呈反向發(fā)展,則股價上漲或下跌的預期會被削弱。

當技術指標顯示處于多頭行情,K線系統(tǒng)發(fā)出買入信號時,則股價上漲的概率相對較大,此時發(fā)出賣出信號,往往只是回調(diào)或洗盤的標志。

當技術指標顯示處于空頭行情,K線系統(tǒng)發(fā)出賣出信號時,則股價下跌的概率相對較大,此時發(fā)出買入信號,往往只是回抽或誘多的標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