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三章則要引領讀者飽覽近年來在情感進化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從第二章開始,我們細致地展示了達爾文對于很多積極情感所做出的精密辨析。出乎大多數(shù)人的意料,并且與大家的預期恰恰相反的是,達爾文認為這些積極的情感才是人類道德本能和向善能力的基礎。如果時空可以穿梭無阻,那么,達爾文和孔子很有可能成為志同道合的最佳搭檔。
暫且拋開達爾文不說,我們來到新幾內亞,看一看保羅·??寺嘘P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的研究,這項研究具有扭轉學科范式的新穎見解。作為這項科學實驗工作的結晶,我們取得了有關情感的三個全新理念,第三章對此專門進行了綜述。情感是我們向他人做出鄭重承諾的符號;情感的編碼滲透到了我們的肌體與大腦的內部;情感是人類的道德本能,也是人類至關重要的道德直覺的源泉。
在第四章中,我們追溯了人性本善的進化歷程。不斷發(fā)展的進化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論背景,它有助于我們認識這些積極情感的起源。比如說,微笑從哪里來?為什么我們建立關系網(wǎng)絡是為了取得信任與關懷?這一章援引了我們在靈長類近親的研究、考古學研究、狩獵-采集文化研究領域里獲得的最新發(fā)現(xiàn)。讀者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
● 我們是具有愛心的動物。人類后代根深蒂固的脆弱性重新安排著人類社會的組織系統(tǒng)和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 我們是面對面的動物。我們在移情入神、戲擬模仿、反觀自照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
● 我們的權力架構與其他動物的權力架構不同,我們的權力屬于那些情商最高的人。
● 面對人際沖突我們能夠化解它,而不需要一跑了之或者用血腥殺戮加以了結,人類進化演繹出了強大的寬恕緩沖空間。
● 我們在脆弱的一夫一妻制的復雜定式中生活,人類不僅鐘情于一夫一妻制,而且這種一夫一妻制定式還表現(xiàn)出延續(xù)性。
在本書其余八章中,每一章都專注于某種情感的專題研究,這些情感都在推動著仁率的提升。這門科學的根基是達爾文對于人類情感極其深刻的洞察: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情感的顯性表達是研究古代人類行為的線索,這些行為讓某些哺乳動物在生存繁衍以及養(yǎng)育后代方面取得了成功。如果沒有保羅·??寺腿A萊士·弗里森在該學科領域的方法論作為指導,測量面部肌肉在一毫秒之內的運動變化這一科學研究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每一章,我們都會透視大家在藝術、文學和哲學中發(fā)現(xiàn)的諸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