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魚綁票

我的故鄉(xiāng)在1980 作者:老貓


看《水滸傳》,那宋江在潯陽樓上吃活魚,魚肉吃了,魚骨還可以做個湯??粗粗宛捔?。

最保持魚味的做法是清蒸??汕逭舻聂~,最好是活的。平時吃,以草魚為最佳,胖頭魚其次。武昌魚也好,但刺太多。鯉魚看著漂亮,腥氣卻太重,蒸出來不好吃。

把魚去鰓去鱗去內(nèi)臟,洗凈了,里里外外抹上鹽和料酒,干干凈凈放在魚盤上,看著就是那么透亮。蔥段姜片切得翠綠嫩黃擺在魚身上,也別忘了在嘴、鰓、肚子里都放點。如果講究,取金黃的橘子皮切絲,撒在魚身上,這魚就打扮停當了。上火急蒸,等鍋開了擰小,有個10來分鐘即可。魚不可蒸過火,過火了魚就柴了,很難吃,在飯店里吃到蒸過的魚,是可以退換的。

蒸好的魚,要淋老抽和明油,再放把青蔥在上面,就可以吃了。

清蒸的最佳主角,是長江鰣魚。高檔飯館里都半條半條賣,連魚鱗一起蒸。蒸好魚鱗放在一邊,也是可以吃的。鰣魚味道極鮮美,可惜賣得太貴,偶然吃一下而已。

吃魚是有講究的。古代強盜打劫,先胡亂抓個小孩上山,弄條清蒸魚給他吃??此谝豢曜油娜?。如果直奔肥肥的魚肚子了,那這是窮人家的孩子,立刻放人;如果先吃魚尾或者魚頭,那這孩子就要被留為肉票,可以對其家長進行敲詐勒索。這說明魚頭魚尾比中段好吃,也說明會吃的人是不吃中段的。

我在學齡前聽了土匪綁票的故事后,就告誡自己千萬不能脫離群眾。盡管新社會基本不會為了吃魚搭上身家性命,但小心總是沒錯的。所以我的習慣,吃魚先吃魚肚子,土就土點吧,還顯得人實在呢。有一次在飯館里吃到了專門的“劃水”,就覺得這東西有什么可吃的呢?全是刺,還不夠費功夫的呢。

吃水里的東西,一定要鮮香,千萬不能搞松鼠桂魚那一套,那東西把魚弄成松鼠形狀也就罷了,還淋上黏糊糊的汁液,把魚的味道全遮沒了,純屬為了排場而糟蹋東西。所以一提起魚,我更喜歡廣東人的做法,無論是蒸、炒、生噘,還是煲湯滾粥,都做得活色生香。如果一條魚上了廣東人的餐桌,那它這輩子就不算白活。

北方人也有做得好的。有一次我們在白洋淀玩,劃船進了蘆葦蕩深處,正好碰見一條漁船滿載而歸。那船艙里全是活蹦亂跳的小白條魚,我們看著眼饞,全給包了。帶回住處,房東幫我們收拾,然后再用白洋淀里的水侉燉了,就著小酒,吃得那叫一個香。

我見過真愛吃魚的人,一條魚擺在面前,不會上手去擇刺,只是用筷子不動聲色地擺弄著,也不會把魚翻身,據(jù)說那樣不吉利。人家只是一邊吃一邊談笑風生,不經(jīng)意間,那條魚只剩完整的魚骨了。

和行家吃東西,就會覺得東西比平時又香了好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