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jié):他絕不僅僅是完成任務的工具,而是他自己(1)

帶隊伍:中基層管理者領導力法則 作者:李建立


他絕不僅僅是完成任務的工具,而是他自己

企業(yè)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因此,管理總是帶有一些功利色彩,有些領導者,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總是將員工看作完成任務的工具,不管是關心他、激勵他、培養(yǎng)他還是批評他,總是帶有鮮明的目的,并且這目的往往是從領導者自身角度出發(fā)的,例如,讓他更好地完成任務、讓他與我的觀點更加趨近、讓他更主動地按照我的意圖去做事、讓他與團隊的成員更好地相處等。你應當相信,你的這些出發(fā)點員工都能感覺得到,而且你更應該明白,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且并不與你的思考角度重合。因此,不要把他當作你實施管理或者個人影響力的一個目標,把他當作他自己,你的身上也許有他的影子,因為你也曾經(jīng)是一名員工。

這里有一則簡單的寓言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

農夫的驢子老了,拉不動磨了,恰巧鄰居家做生意發(fā)了財,要搬到城里去,便把他家那匹很年輕的騾子送給了農夫。于是農夫便用這騾子拉起磨來,可騾子總是不聽話,不肯圍著磨轉,總是要往外跑,農夫為此想了很多辦法。起初是像對待驢子一樣,把騾子的眼睛蒙上,并用鞭子催趕它,騾子倒是聽了幾天話,可好景不長,沒幾天這招就不靈了。農夫又用草料來吸引騾子,拉上幾圈磨便喂上幾口,結果還是一樣,騾子總是望著門外不肯拉磨。農夫生氣了,便用鞭子不停地抽打它,騾子終于有一天不堪忍受,脫開韁繩跑了。

騾子碰到了另一位農夫,他讓它拉犁耕地,騾子覺得終于有了用武之地,盡管要比拉磨累,但覺得這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于是每天都很賣力。時值春耕之際,在騾子的幫助下,農夫的地很快就都播種了。

第一位農夫為什么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把騾子留在磨旁呢?那是因為他沒有認識到騾子與驢子的不同,他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磨,無論是給予草料還是鞭笞,都是為了讓騾子完成他的任務。但是當碰到第二位農夫之后,騾子想奮蹄而起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xiàn),它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心甘情愿。

其實道理都一樣。每一位員工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他不是完成任務或者你實施管理措施的一顆棋子。只有你了解這些,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他的能力才能被釋放出來。

如果你只是把員工當作工具,那么員工看到你就好像“陌生人”,沒什么交情,沒什么感情。他只要幫你多做一分鐘,肯定會向你要加班費,絕對不會為你再多做一分一毫,即便是做了,那也是在強迫之下,做事的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你也許會認為他根本不重要,心里面還會想,反正我有錢,到處都可以請到人。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這樣做了,那么員工對你可能非常不滿。我曾經(jīng)聽說,有一個餐廳的員工處處在他的廚房里面動手腳,讓客人吃什么都出問題。結果他的餐廳都開不下去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