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這安得海1869年就死掉了。怎么這個太監(jiān)劉誠印居然還能在23年以后的1892年會同安得海出資重修這"妙峰古香道"?
事實是怎么樣的呢?的確是同治年間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進香,也的確是后來為討好慈禧太后,太監(jiān)劉多生會同安得海出資重修這"妙峰古香道"--但不是光緒18年(公元1892年)。
那,這錯誤是怎么來的呢?這簡單!記載這件事情的碑刻是在光緒18年(公元1892年)立下的。人們光看見碑刻的結尾處的碑刻時間了,沒有看到這塊碑刻所記載的內容是在1869年以前!現(xiàn)在,我們還是回來繼續(xù)說李連英。
前面我們講到,這個時候的李連英按照老規(guī)矩認了鑲黃旗,拜了紫禁城三大殿掌管玉璽的首領太監(jiān)劉多生為師,由太監(jiān)安得海教習學藝。
這個時候的李連英雖然只有9歲,但已逐漸懂得了做太監(jiān)之道。他憑借著自己的機靈與勤快,不但得到了師傅劉多生的喜愛,也得到了其他太監(jiān)們的喜愛。他獲得了很好的口碑。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幸運之神向他張開了雙臂。
4、入宮伊始之奏事處當差
根據(jù)檔案記載,李連英入宮之后,先在奏事處當差;到1860年5月,調到東路東六宮之景仁宮;再到1864年5月,調入長春宮,在慈禧太后身邊服侍。
有的朋友說了,您這個說法不但新鮮,還很有特色。東六宮之景仁宮的地點我是知道的,問題在于,這個奏事處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啊?
您不知道?。磕鷨栁?,這個紫禁城里面的奏事處在哪兒啊?告訴您吧,這個地方,現(xiàn)在的名氣可比原來更大、更火、更加會引起廣大朋友們的關注:它的具體地點,就是2007年鬧得很兇的故宮里軍機處對面的、景運門邊上的那個星巴克所在地。
不要小瞧這個奏事處喲!這個地方可是見證了大清王朝的很多事情喲!
有清一代自雍正朝之后,軍機處成為政令上下的樞紐,歷朝的軍機大臣無論序次,都是位高權重人臣極至了。但事情總有兩面,離皇帝越近、政治風險越大自不待言,做軍機的辛苦更是叫人吃不消,常常凌晨兩三點就要進紫禁城由東華門、景運門到達軍機處值班。軍機處雖是重地,外表卻很不起眼,僅是在乾清門廣場的西北,隆宗門邊上的一排平房而已。軍機處對面,景運門邊上則是奏事處。奏事處--軍機處--養(yǎng)心殿東暖閣,本來是前清萬里江山政治決策的最核心地帶,現(xiàn)在成了游覽故宮由前殿到內廷之間的人們歇腳休憩填飽肚子的所在。
雍正皇帝的時候,全國共有1200左右的人有直接向皇帝上奏折的資格。有直接向皇帝上奏折資格的人,他們的奏折可以不通過內閣、不通過議政處而通過奏事處直接到雍正皇帝那兒,雍正皇帝再把批示通過軍機處直接發(fā)還到上奏折者本人。奏事處和軍機處合在一起,極大強化了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