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隨時隨地保持正念,就像憤怒總是動不動就生氣。當(dāng)你喝水時,覺知你正在喝水,這就是喝水的正念。此處,我們要對憤怒培養(yǎng)正念。吸氣,我知道我感到憤怒,呼氣,我知道憤怒在我心中。
一開始,憤怒的能量生起;接著,正念的能量生起,第二道能量擁抱第一道能量,讓第一道能量平息、消逝。我們不是要制造正念來趕走或?qū)箲嵟?,而是要來好好照顧憤怒。這個方法是非二元、非暴力的。因為認(rèn)知到正念和憤怒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非二元的。一道能量擁抱另外一道能量。不要對你的憤怒生氣。不要試著趕走它,或壓抑它。承認(rèn)憤怒生起了,然后照顧它。胃痛時,你不但不會生胃的氣,反而會照顧它。做母親的聽到娃娃在哇哇大哭,她會放下手邊的工作,抱起娃娃,安慰娃娃。然后她會試著理解為什么娃娃要哭,是因為身體不舒服,還是在鬧情緒。
諦觀憤怒,要像諦觀你自己的小孩一樣,不要恨它或排斥它。禪觀不是讓自己變成戰(zhàn)場,雙方互相爭斗。修習(xí)正念呼吸,可以平息、安撫憤怒,而正念則可以滲透憤怒。在開暖爐15分鐘后,暖氣會彌漫冰冷的房間,轉(zhuǎn)變就此開始。你不需要撇棄或壓抑任何事,即使是你的憤怒。憤怒只是一道能量,所有的能量都可以被轉(zhuǎn)化的。禪觀,是用一道能量來轉(zhuǎn)化另一道能量的藝術(shù)。母親抱起娃娃的時刻,娃娃會感到一股愛和舒適的能量,開始覺得安逸。就算造成不舒服的原因還存在,被擁抱在正念中,也足夠帶來些安逸了。
在《安般守意經(jīng)》中,佛陀教導(dǎo):
吸氣,我平靜心的活動。
“心的活動”指的是任何情緒或心理狀態(tài),例如憤怒、悲傷、嫉妒或恐懼。正念吸氣、呼氣時,你擁抱并安撫了那種心理狀態(tài)。一旦你覺察憤怒生起,便要趕緊制造正念來擁抱憤怒。十分鐘后,憤怒便會緩和下來,正念讓你能覺察到正在發(fā)生的事。抱著娃娃幾分鐘,也許在一邊哼著搖籃曲后,做母親的會去找出娃娃不舒服的原因,或許娃娃發(fā)燒了或許著涼了,或者尿布太緊了,或許是因為口渴了。一旦母親發(fā)現(xiàn)原因,她可以立刻改變情況。找到問題根源是很重要的。這是諦觀的修行。吸氣,我知道我在生氣。呼氣,我知道憤怒在我心中。
首先要修行的是覺察。“憤怒啊,我的老朋友?!比缓?,你要諦觀,看清憤怒的源頭?!盀槭裁次以谏鷼猓俊蹦阕钕葧l(fā)現(xiàn)到,痛苦的源頭不在別處,而是在你的藏識中。那兒早有貪念、憤怒、愚癡、驕慢、懷疑的種子。別人不過是次要的原因罷了。接下來,你會看到,原來他也在受苦?;蛟S,你原本以為,唯一受苦的人是你,但卻不盡如此。若是有人把那痛苦潑在你身上,你該知道,他也在受苦。一旦理解到這里,愛會在你心中涌起,不自主地想要幫忙。理解,是其中關(guān)鍵。
由于修行正念,你的憤怒會回到藏識中。下次憤怒再生起時,也照著這么修行,最終,在你心中的憤怒種子會削弱下來。這項修行,是要面對你的憤怒。感恩有正念,將憤怒轉(zhuǎn)化為愛和理解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