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分析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個人由學習語言而加入特定的社會;另一方面,語言也能塑造及保存?zhèn)鹘y(tǒng),仿佛具有生命力,隨著個人生命的延續(xù)而開展。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但是未必明白語言的功能與限制。語言可以傳意,也會帶來誤解,值得我們稍加探討。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個人由學習語言而加入特定的社會;另一方面,語言也能塑造及保存?zhèn)鹘y(tǒng),仿佛具有生命力,隨著個人生命的延續(xù)而開展。
語言原是為了表達實物,但是實物除了外在有形可見的大千世界,還有個人內心的豐富感受。因此,語言的使用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一是描述的,以直接鋪陳的方式去表現。譬如,天空是藍色的,樹上有五只鳥。凡是描述的用法,都可以訴諸感官或理智,取得眾人的共識;萬一沒有共識,也不難由概念定義著手,進行溝通,辨明對方的真正意思。
二是比喻的,借淺易的概念去象征復雜的事理。譬如,政治家常說:“我們的國家需要一個有力的舵手?!边@時,沒有人會誤解他的意思,錯怪他居然以為國家像一艘船。國家當然不是船,其實它遠比船復雜多了,但是舵手的比喻卻生動而易解,幫助我們明白領袖的重責大任。另外,大家喜歡唱“母親像月亮一樣”,也是借月亮之柔和光明,來比喻母愛的偉大。詩人詞客是使用比喻的高手。如果禁止使用比喻,語言將如何單調,人間又將如何乏味!
三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我們一般用來形容“價值”的語言。最顯著的例子是“真、善、美、勇敢、正義”等。這些價值上的名詞看起來不切實際,但是人人都在使用。試問我們每天說了幾次“你好!”“真美!”這一類的話?柏拉圖在《對話錄》中,費心探討了這些價值概念,結果發(fā)現大多數人未必清楚自己在說什么。
即使如此,價值的或形而上的語言仍然構成了人類文化的核心部分。原因何在?在于人性原?來就有評價的要求。凡與人有關之物,都會對人展示一種價值。如果不讓我們使用這種語言,無異于扼殺文化發(fā)展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