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節(jié):二、成功做人的好心態(tài)(11)

這些心態(tài)是必需的 作者:劉登閣


生活中真的有像野馬這樣脾性的人,他們常常會因芝麻小事而大動肝火,暴跳如雷,以致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有人說:氣憤的“氣”,就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里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反胃,你不看它時,它便消散了。的確,如果我們遠離憤怒,帶著全新的視野,重新出發(fā),邁向人生的新旅程,我們的生命就會更豐富多彩。

天上下著小雨時你正在街上走,你用不著說:“真見鬼,又下雨了?!蹦氵@樣說,對于雨滴、云和風都不起作用,只會搞壞自己的心情,你只需把雨傘輕輕地打開就夠了,那時你會覺得雨中漫步別有一番情趣。

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且享受不盡,哪里還有時間去生氣呢?

決不能向欲望妥協(xié)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瀟灑快樂,然而,如果欲望太多,認識不到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差距,很多時候不知道適可而止的止境,那么后果將會很可悲,更會使快樂的生活離自己越來越遠。

大多數人一生熱衷于追求財富、權勢、名譽,很少有人說:“我一生都在追求快樂?!币驗?,一般人總是相信,當他們得到財、權、名、利之后,快樂就隨之而來了。不過,等到他們耗費畢生力氣追到手之后才恍然大悟,快樂非但沒有來,反而換來了痛苦。因為無論是擁有巨額財富,還是榮譽,還是蕓蕓眾生的仰慕,或任何其他導致無窮欲望的身外之物,都無法了卻心靈的煩擾,更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凡滿足天性者,一點一滴便足以使人富有,而如果是欲壑難填,不顧一切地去對某些東西產生欲念,千方百計地去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就會在滾滾紅塵中迷失方向,乃至走上邪路,跌入深淵。

人不怕物質貧困,可怕的是精神貧困。聞名于世的偉大作家易卜生有一段極為精辟的話:“錢能買來食物,卻買不來食欲;錢能買來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錢能招來熟人,卻招不來朋友;錢能買來奉承,卻帶不來信賴;錢能使你一時開心,卻不能使你得到幸福?!笔堑?,財富不僅換不來幸福,而且追逐它過了頭,還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帕霍姆已經很富有了,但仍然不滿足。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去向巴什基爾人買地。巴什基爾人的首領告訴他:“我們賣地不是一畝一畝地賣,而是一天一天地賣,在這一天時間里,你能圈多大一塊地,它就都是你的了,但是如果日落之前你不能回到起點,你就一塊土地也得不到。”

這天早晨,帕霍姆和一些巴什基爾人來到一個小山崗。帕霍姆出發(fā)了,他大步往前走,他覺得每塊地都很好,丟掉可惜。他就一直向前走去。抬頭看看太陽,已到中午,天變得躁熱起來。他邊吃干糧,邊繼續(xù)前進。天氣熱極了,但他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他心里想:辛苦一時,享用一世。

又走出了很遠很遠,他抬頭望望太陽,已經到了下午。“現(xiàn)在就回去,不行,前邊的那塊地看起來很不錯,把它也要圈起來。”于是他又繼續(xù)前行。

終于,他不得不往回返了,可是回來的路上,他越走越吃力,但為了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回去,他仍然在不斷地加快步伐,就在太陽即將沉入地平線的一剎那,他離出發(fā)點只有不到一米的距離了,于是他使出最后的力氣向前沖去,可是兩腿一軟他撲倒在地,他的仆人跑過來想把他扶起來,卻發(fā)現(xiàn)他正在吐血,帕霍姆死了!他的仆人在地上挖了一個坑,把帕雷姆埋在了里面。

帕霍姆圈了望不到邊際的一片地,最后需要的只有他身高那么大的一小塊。

貪心的人總希望得到更多,他們不知滿足,結果命運就會讓他們失去一切,可見貪心只會愚弄自己??鞓返娜酥溃鞓肥侨松钪匾?,那些貪婪的人也羨慕別人的快樂,也希望自己活出快樂,但他們因為自己設立了無窮的欲望,所以總是跨不進那扇快樂之門。

很多人都在不停地創(chuàng)造欲望、滿足欲望。他們要有更多的衣服,以表現(xiàn)他們的時尚品位和社會地位。他們想有更大更好的住房,最好能買棟別墅,越大越好,盡管他們睡覺僅需2平米的床,他們想擁有產業(yè),他們夢想成為名人,他們想……歸根結底他們想擁有更多、更多的東西??墒翘嗟娜鄙?,是??;太多的擁有,未必就不是病。如剩余的脂肪贅在身上,它需要的就是燃燒。

單純的人,他每做一件事都是一心一意的,只要他喜歡,他就會樂在其中。而貪婪之人則不然,他們的心中有太多的是非和功利,想得太多導致注意力嚴重分散,功利心強使他享受不到做事的樂趣。擁有的越多,他們越覺得不夠,越覺得自己窮,因而生生世世都不會滿足,就要不斷地去撈去賺,哪怕是一點點的小便宜也要削尖了腦袋去得到。貪婪者的心就是一個黑洞,無聲無息地張開它的大嘴,將身邊的事物一點點吞噬,可是就是用全世界來填,也填不滿它。所以說貪婪一旦被誘發(fā)出來,那么它支配下的人就會永遠地失去快樂了,欲望是快樂最強大的敵人。

明斯克的一位醫(yī)生尼古拉·斯普魯托夫斯基有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這位白俄羅斯的心理醫(yī)生在其博士論文中試圖證明:“導致患上胃炎、血管梗塞和帕金森病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不可遏止的貪婪……對金錢的渴望和害怕失去錢財的憂慮比艾滋病更可怕?!?/p>

物質生活是永遠沒有盡頭的,物質生活帶來的精神欲壑也是一樣,我們不斷滿足自身的欲望,就真的快樂了嗎?文明的我們總在說:真累,真煩,真不想活了。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越來越煩躁,于是就有太多的人懷疑、空虛、無聊、迷惑,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

現(xiàn)代人越來越重視對金錢、權勢的追求和對物質的占有,可是他們不明白金錢和權力固然可以換取許多可以享受的東西,可是不一定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皮克是個乞丐,可是他很快樂,別人為此很不理解,可是皮克說:“我為什么不快樂呢?我每天都能討到填飽肚子的食物,有時甚至還能要到一截香腸;我每天還有這座破廟可以擋風遮雨;我不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為什么不快樂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