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巴寶莉,頂級的愛馬仕(Herms),高檔的路易威登(LouisVuitton),中高價位的A.P.C.、Agnisb.、Bensimon、COMPTOIRDESCOTONNIERS,中價位的GAP、Etam,平價的H&M,二手衣店的舊貨,不管叫得出品牌還是叫不出品牌的,從2000歐元到25歐元,統統都有人穿,巴黎女人對風衣品牌的口味真的一點兒也不挑剔,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高級的軋別丁防雨材料、小羊皮、純棉、人造纖維、尼龍,甚至薄塑料材質,都有人青睞;絕對不會出錯的傳統駝色、好搭配的黑色或褐色、任誰穿都好看的白色、不羈的軍綠色、柔和的天藍色、難惹的猩紅色、惹人疼的粉紅色、戀愛中的桃紅色、搖滾味肆虐的鮮黃色、貴族氣十足的橙色……只要你喜歡,沒有什么顏色是不可能的!無論穿著何種款式或風格的服裝,都可以再罩上一件風衣:搭配牛仔褲、運動衫外加ConverseAllStar帆布鞋,帥氣!搭配窄裙套裝,專業(yè)!搭配休閑褲、馬球衫與稻草鞋,悠哉!搭配薄棉上衣與蛋糕裙,民族風!搭配夏日小禮服再拿上精致的手包,神秘誘人!無論是扣上扣子、系緊腰帶,或是打開扣子、僅用腰帶縛住,或是采用大多數巴黎女人最喜歡的直接將腰帶往后腰反綁,再隨意打個結,都能展現穿著風衣的萬種風情。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為數眾多的巴黎女人都穿著風衣在街頭出現,如此的街景難道不會很單調嗎?這倒是個頗值得一談的議題。巴黎女性的衣著款式并不多元,卻沒有雷同的問題。雷同與一窩蜂有關,而一窩蜂又牽扯到未經思考的盲目模仿心態(tài),本身也多半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在巴黎女人的衣著打扮上,留給人的深刻印象總是蓋過膚淺的“拷貝貓”(copycat)作風。就以風衣為例,往往一條街還沒走完,同款式同顏色的風衣就可能分別出現在三位女性身上,但就一位觀賞者或是過路客來說,擦肩而過的并不是三個《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里亨弗萊 鮑嘉(HumphreyBogart)的女性版本,也不是英格麗 褒曼(IngredBergman)仿佛《黑客帝國》(TheMatrix)般有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分身,讓人覺得厭煩,甚至產生莫名的壓迫感。相反,你會期待更多這樣的巧合,因為相同的一款風衣竟然會在不同女性的身上展現出如此多變又有趣的風貌。由于主人的不同,同款的風衣被賦予了屬于自己的靈魂。
多變的天氣,適宜步行的環(huán)境,還有她們喜歡走路、接觸室外的天性,巴黎女人確實依賴風衣甚深。然而,自信與自知,以及對于衣著審美的廣泛與深入,使得巴黎女人具備了挖掘出同款衣物當中適合她們自己那部分潛能的嗅覺,并能將這種潛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相同卻又殊異,仿佛從同一面鏡子里映出各有風情的鏡中人!服裝的存在,是為巴黎女人提供服務,而她們自己,則從來都不是服裝的奴隸。